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酒榼琴囊到处从,风微桂岭昼溶溶。亿身金粟光能满,十里旃檀气已浓。
灵隐不随明月堕,小山长爱白云封。狂来一鼓三秋曲,乱插繁花过别峰。
莫道春风好,春风易白头。君看花里鸟,亦有世间愁。
旧宅施为寺,青山属野僧。高人不可见,胜迹已无凭。
色藉荒庭草,阴垂古殿藤。千崖一微径,异代几攀登。
万骑将军西护羌,边尘无复近麾幢。烽传列障来遮敌,雪拥层城接受降。
日暮悲笳还自叠,天寒羁雁少成双。檄书不得从军乐,覢弩空令候小邦。
幸得天心顺,乘风破浪行。蒲帆张幅幅,茅屋过程程。
才发高邮驿,旋看宝应城。清江明日早,伫望到神京。
幽邃归无极,嵌空尚可凭。碧通天一罅,秀拔地千层。
环佩鸣绡幌,珠玑络锦缯。浑疑接仙驭,箫韵下崚嶒。
春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前驺驱弩过,别境荷戈还。
古戍馀荒堞,新耕入乱山。时平民自适,白首乐农闲。
山光水色古犹今,人事联翩苦见侵。俗务日新公论减,簿书星急吏权深。
名场久欲抽身去,诗伯相陪拥鼻吟。台阁搜贤到岩薮,故人能识向来心。
我策曾无一策长,一生蚁踏历间忙。持经佛寺新投社,寄食田家旧筑场。
古剑放教龙逐伴,残书分与蠹餐香。不愁死去无名在,化作千年老鹤裳。
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
更深重话旧,烛剪欲忘眠。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
行空天马迥权奇,遗却雕鞍在翠微。东野御中青海远,穆王行处赤虹飞。
巃嵷骥骨俦能匹,蹀躞龙媒世所稀。闻说金台方索骏,追踪还到曲江湄。
死中活,閒云散尽长空阔。活中死,螺江水流截不住。
两岸芦花相对开,渔翁拨棹还归去。去去何处,寒梅已绽岭南枝,漫漫雪覆千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