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
吴侯自学道,往往造渊静。不以宇宙广,而为一涂竞。
桃李常不言,侪类辄爱敬。乃知君子器,宜从大夫政。
在朝量已优,告归韵尤胜。名班三殿旁,身逐一帆正。
花落春水生,天合松陵镜。或逢乡曲人,争席昧名姓。
刈草先人庐,种松邱垄径。倏忽秋风生,相望北枝劲。
所恐竟脱屣,杳与海鸥泳。
相国西垣第,新看种竹成。叶香鸣凤宿,根古蛰龙生。
雨洗琅玕色,风传竽籁声。山林轻肉食,心迹喜双清。
夜夜榆关索莫声,西风吹散不胜情。将军雉堞龙蛇动,壮骑阴山觱栗鸣。
月色凄凉寒共到,雁声嘹唳惨相并。离鸾绝谷知多少,愿得君王念远征。
寄迹墙东成屏迹,冬烘兀自著书间。寒来背炙三竿日,兴到神游五岳山。
扫径频因红叶坠,开窗不碍白云还。吾庐吾爱多佳趣,一种幽情未可删。
十载长安道,风尘鬓欲皤。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
几度中秋月,皆从客里看。山川照齐鲁,南北聚衣冠。
玉笛乡心远,金樽露气寒。人间此良夜,应共百年欢。
策马上南台,嵷隆高百丈。云气湿征裘,烈风驱尘坱。
烂然金碧浮,琳宫足幽赏。午钟度松林,空际有余响。
左右列名山,冬寒似秋爽。怀古一凝眸,遗风犹可想。
甘蹈焚如祸,论忠到此难。身随一炬烬,骨并两宫寒。
和议中朝耻,衣冠故垄残。翻嗟冷山使,生得返临安。
凤皇台上燕儒臣,丞相传宣礼意频。琼漾葡萄银瓮露,金摇芍药玉堂春。
蓬莱冠盖天香满,鼎鼐盐梅道味醇。鼓腹愧蒙天泽溥,愿推馀滴惠蒸民。
挥金收壮士,解剑赠离群。数骑临秋去,孤猿入夜闻。
帐寒营满雪,边旷路连云。愿出平胡策,功成报汉君。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
鬓发垂垂对岁阑,春光隐隐逼林峦。残阳度竹烟将暖,半夜闻钟声尚寒。
多病已抛身外计,得閒犹是眼前安。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
茅宇掩深壑,石灯悬屋梁。坐来清不寐,自起绕空王。
门外寒威知几许,床头犹有阴蛩语。断送空山一夜秋,栟榈叶上潇潇雨。
定军山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三尺孤坟犹汉土,一生心事毕秋风。
孙曹未灭成何世,天地无知丧此公。千载伤情惟杜宇,年年啼血树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