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晚春。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
角咽胡风紧,沙昏碛月新。明时至公在,回首莫因循。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
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胸中丘壑上千寻,卜宅喧尘了不侵。剩对直清君子瘦,满檐寒碧是山林。

省饮不成醉,牢愁将奈何。
晚烟云半杂,春雪雨相和。
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
凭栏思无极,怀古谩悲歌。
岩下烟深人不来,白云寂寂掩苍苔。
松花落地鸟声寂,一枕清风送梦回。
鉴中之发蒲柳望秋衰,眼中之人风雨俱星散。
往者托礼同青山,健者漂零不相见。
星公楼上有诗人,平生落笔泻河汉。
置驿勤来索我诗,自说中郎识元叹。
我方冻坐酒官曹,为公然薪炙冰砚。
不解穷愁著一书,岂有文章名九县。
如星结柳送文穷,退倚北窗睡松风。
太阿耿耿截归鸿,夜思龙泉号匣中。
斗柄垂天霜雨空,独雁叫群云万重。
何时握手香炉峰,下看寒泉濯卧龙。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绮罗丛里,独逞讴吟。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凝态掩霞襟。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嘹亮处,回厌弦管低沈。时恁回眸敛黛,空役五陵心。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晴阑袅袅风须动,暑架垂垂露乳寒。却忆高楼清夏日,美人常对水晶盘。

飞雁啼莺向晚闻,江空烟净酒微醺。不须远望怜芳草,更与高歌落海云。

脆绿怜弱干,勿为霜雪侵。春风动雷雨,须长一千寻。

竺法初从西土来,黄冠掎角力相排。当时道教灰飞尽,贝叶真经安在哉。

凡躯四假,正堪论讨。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素绊,於已除烦恼。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
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
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
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暌离三十载,重此叩玄微。日月双蓬鬓,乾坤一布衣。

月明涡水宿,秋老华峰归。不得陪仙驭,浮生有是非。

当夏苦炎埃,习静对花台。落照依山尽,浮凉带雨来。

重云吐飞电,高栋响行雷。洒树轻花发,滴沼细萍开。

泛沫萦阶草,奔流起砌苔。无因假轻盖,徒然想上才。

天际罗帆诗景多,更添诗思入晴波。桥边月涌鱼翻藻,亭外风掀鹭闪荷。

一年春景将过半,满目闲愁苦未开。北海孔融偏好客,长沙贾谊最多才。

云移日影阶前转,风挟潮声枕畔来。独有可人招不得,酣歌倚树自徘徊。

槛外槐阴护碧纱。半帘风细篆烟斜。梦回无语数归鸦。

绿水新荷摇蝶影,朱栏残照倚榴花。他乡客思总无涯。

我来君又去,同是宦游人。别处初逢雪,还家始见春。

杯倾故国酒,衣拂异乡尘。却叹离居者,依依孰可亲。

重峡间百滩,一滩度一厄。江涡众壑趋,厓口乱石积。

大石叠鼋鼍,小石攒剑戟。中流若沸川,翻倒蛟龙窟。

牵舟逼下流,凛若阻兵革。长篙拄峰腰,远缆走山脊。

鸣金策众工,锐进不盈尺。一丝中迸断,百里供一掷。

触石无完艘,沈渊有惊魄。是时雨初霁,沙石多滑泽。

亡命争上厓,匍匐落冠舄。妇孺互扶携,鸡犬任狼藉。

暂脱鱼腹灾,波涛亦衽席。转思断鳌初,四极奠磐石。

岂其禹力衰,此境终未辟。吾尤罪巨灵,何惜只手擘。

天宰真梦梦,人事日逼窄。波静有潜鳞,林深多敛翮。

寄语营利徒,勿作远行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