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太守

湖秀今三郡,循良第一人。武林非复旧,文比要图新。

海岳东南会,湖江左右邻。曾开天水国,直问尾箕津。

府大同京尹,居崇异国宾。提封家万户,易俗力千钧。

惜也承平久,于焉值乱频。烟华馀故市,风物感残民。

今日怀匡济,乘时好拊循。念君多意气,满腹贮精神。

别地梅凝曙,寒江柳孕春。过船沙没屐,驻旆雪埋轮。

黾勉犹无及,穷愁不敢嗔。赠言知面赧,取醉寄情真。

勿袖烹鲜手,须閒牧犊身。推诚归简妙,植善息顽嚚。

乱后无家世,渔中有隐沦。千年黄鹤返,万里白鸥亲。

莫学张京兆,应如召信臣。貂蝉从岳牧,图画可麒麟。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
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繁杏青犹小,幽花落更香。
目随云雨断,恨与水风长。
蚁子何缘斗,蜂儿有底忙。
山人能弃世,游子不思乡。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
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旦发邺城东。莫次溟水旁。三军如邓林。武士攻萧庄。
朝罩罩城南,暮罩罩城西。两浆鸣幽幽,莲子相高低。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鱼尾迸圆波,千珠落湘藕。
风飔飔,雨离离,菱尖茭刺鸂鶒飞。水连网眼白如影,
淅沥篷声寒点微。楚岸有花花盖屋,金塘柳色前溪曲。
悠溶杳若去无穷,五色澄潭鸭头绿。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晓步城南隅,入辞导师庐。恋此萝竹幽,愀然就征车。

于道岂有当,供奉十年余。候吏满河干,旌旄溢川涂。

不知为谁子,顾我了若无。虽乖箕颍尚,恬憺庶未渝。

此君风致自疏疏,相近相亲慰索居。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

君家江西我江东,相望虽远声气同。一行作吏湖湘上,数面成亲谈笑中。

君思松竹行色动,我困簿领蜚尘蒙。他时登高倘有赋,莫望江头回雁峰。

凭君点数西南景,枕上观山有几州。

几树梅花间本樨,东湖流泽满轮蹄。细听多少行人语,谩把甘裳作品题。

花外栏干压翠檐,水边金阁半垂帘。内砧敲月黄昏后,坐觉寒风一倍添。

民勤怜俗俭,妇女共耕樵。露粟腰镰刈,山蔬背笼挑。

珥浑垂臂钏,裳偶饰鲛绡。蓬跣惭相顾,逢人欲讳苗。

僧来天竺国,寺创赤乌年。碑碣前朝重,文章后世怜。

秋风生大野,斜月堕重渊。有待龟龙负,图书得共传。

平安耿耿念庭闱,乞假言旋谢式微。应向门前留彩棒,却来堂下舞斑衣。

流花洞口春将近,盖竹山头雪已晞。闻说后年官始满,不知重到几时归。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篱菊堆金木叶丹,江天秋老客衣寒。风高但觉征帆急,金尽那知行路难。

岁月似梭忙里过,江山如画醉中看。从容归去鳌台隐,箬笠蓑衣与钓竿。

不见随河堤上柳,绿阴流水依依。龙舟东下疾于飞。千条万叶,浓翠染旌旗。记得当年春去也,锦帆不见西归。故抛轻絮点人衣。如将亡国恨,说与路人知。

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泠泠。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

昨夜轻黄上柳枝,东风吹出一丝丝。明知春色留难住,不解流莺恰怨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