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上清真人佩瑶环,远游荆楚何当还。月波流空寒似雪,云气拔地高于山。
去年乘风上京国,稽首灵君好颜色。蓬莱坊里烟雾深,昔种蟠桃亲手摘。
忽思旧隐玉隆宫,怪物镇在深潭中。浪涛无声江汉静,两剑嘘气如长龙。
尔来复作西南去,织女回车引归路。解缨秋濯洞庭湖,采药晨餐石钟乳。
翩翩飞驷金盘陀,芙蓉玉冠高嵯峨。醉中长谣送君发,一夜北风吹女萝。
兴衰之效,于古有徵。恒由浑厚,以开文明。文明既开,浑厚渐失。
谓偶可常,至于骄佚。溯流知源,先祖是思。凡我后人,敬而听之。
曾此观风惯土风,老榕能识旧花骢。如何又踏秦淮月,不待炎州荔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