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梦觉无两庄子,是非只一东坡。颜渊箪食为乐,启期带索行歌。
鲁侯不遇天也,伯寮其如命何。世事如棋新局,人生落叶辞柯。
谁人见张平叔,何处觅蓝采和。且服单方妙药,般若波罗蜜多。
西风零雨歇,幽径故人来。落叶已满地,草堂寒未开。
清心香续篆,引笔砚封埃。无计留君得,依然日暮回。
胜游都道西湖好,清溪别饶幽致。路曲如环,舟轻似弃,十里芦花无际。
波光净洗。衬环翠枫丹,自然明媚。渺渺伊人,溯洄宛在水中沚。
名流一觞一咏,碧纱笼好句,游迹曾寄。学士词章,佛龛灯火,都付颓垣荆祀。
我来暮矣。趁酒熟莼香,一舟孤系。冷月黄昏,荡吟情欲起。
远翠浮天,闹红隔地,不知身在蓬壶。玉笛谁家。吹来花气模糊。
江帆水鶒平林杪,带云痕、还有还无。更风梳冷碧,斜阳千里烟芜。
亭台别擅沧浪胜,倚画筒诗铫,此乐能孤。夕色催归,何堪酒半钟初。
银蟾夜浸帘波阔,让仙坛、鹤影来扶。傥相呼,醉梦同依,耐得清癯。
九日秋高日尚炎,六平山水耸遐瞻。喜兹洛社宾朋集,爱此林泉吏隐兼。
濯热忽临东涧曲,登高直造首山巅。菊花灿烂盈头插,蓁莽离披裹手拈。
张旭三杯闻大笑,太邱群子奋双髯。广文磊落襟怀爽,学士风流酒令严。
石鼎联诗茶共啜,瓦炉煎酒火频添。不须公子调冰水,安得佳人露玉纤。
鹤唳千嵓秋雾薄,松号万壑晚风恬。樽前丹桂飘金粟,石上苍藤挂素蟾。
此会明年谁最健,胜游今日我何厌。从教月色随人影,不觉凉飙堕帽襜。
记取六平同赏处,老夫应合诵陶潜。
乱云深处出双尖,环列冈峦具尔瞻。石发栉风分翠鬒,岩泉透日下珠帘。
露寒仙肘声容见,云护禅衣法律严。喜共清游归路晚,绿阴亭槛草纤纤。
双桧兮苍苍,艺重玄兮祯明。蛟龙樛兮偃蹇,接叶蕤兮翔凤凰。
皎琼树兮璧月夜流,望临春兮使我心忧。
濛濛疏雨,渐敲朱户,西风吹逗帘旌。深阁昼眠,重帏暗锁,莺啼残梦偏惊。
春尽絮飞轻。共海棠落去,千片无声。此际魂销,但将离恨寄春行。
清池水上桥横。被行人遮住,隔岸初晴。斜日树边,檐前燕子,衔泥虚傍雕楹。
人倚越山屏。是为花憔悴,减却芳情。冷落香篝,又随云想度长更。
吾结草庵蔡溪侧,四顾峰峦皆峭壁。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
闲支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
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我家江渎池边水,每爱名从北宋传。却怪放翁当日句,满街丹荔不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