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芒鞋去去,老子风袂悠悠。有约相随花外,定须同到山头。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贰车曾上汉中台,十月海棠无数开。万里相逢曾识面,双眵扫净更传杯。
高情共惜燕支晕,归梦还思滟滪堆。客去主人应卜夜,不妨唤取烛笼来。
我友沈休文,素食如头陀。去看春寺花,争棋烂斧柯。
本来妙明身,忽已同山阿。自君之去矣,来日何其多。
转庵诗三昧,仍嗜书八法。写出金弹句,可玩不可狎。
近观圣花作,险若君独压。壮如钱塘潮,清若苕溪霅。
僚丸同妙手,痀蜩真脱甲。庖刀方奏砉,郢风复运霎。
文章特小技,圣处奚假插。得趣堪献佛,高吟岸乌帢。
达者越拘挛,迷者泥检柙。岂知造化机,目击不容眨。
衮衮万马奔,翼翼两攻夹。灵根有变通,时雨自浃洽。
意轻秦赵璧,价重蒲葵箑。记舟何用痕,印钱偶因掐。
于道得达尊,问鼎不问郏。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
天台环海岸,雁荡插云霄。胜槩东南绝,才人玉雪标。
访游清暇足,题咏逸怀超。旅食京华客,因君意也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