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谓尔真吾师,谓吾真尔友。不知欧冶炉,肯铸顽铁否。
我来钓台上,俯见锦鱼浮。正有青天月,纤纤为玉钩。
千峰花映雪,双涧竹鸣秋。安得桐江客,长歌共此游。
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名姓依然挂天口。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
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毕竟聪明竟何有。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
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寓形宇内已无多,寓木深承起积疴。吾道不行非一日,妙方端的更如何。
吴会有高楼,上切星与斗。北牗临玄湖,南窗对钟阜。
楼上一老翁,皤皤垂白首。服食窗烟霞,图书是宾友。
虽为中丞父,何异商山叟。谁歌难老篇,愿以祝眉寿。
人间巧艺夺天工,鍊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㸌㸌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
丝管感暮情,哀音绕梁作。芳盛不可恒,及岁共为乐。
天明坐当散,琴酒驶弦酌。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长风捲海白漫漫,三岛楼台画里看。瑶席香销金鸭冷,银河水涌玉龙寒。
春回萱草芽初销,臈尽梅华信转悭。清晓天门占瑞象,日车飞上五云端。
萧条门巷怅乌衣,太息繁华过眼非。掠水清溪桃叶艳,衔泥曲径杏花稀。
穿林每扑残英落,绕槛还迎弱絮飞。终是傍人门户事,天涯怊怅意多违。
六籍委秦焰,圣学弃榛丛。董子乃崛兴,遗经究始终。
不沿纵横流,不将枝叶穷。精心契先圣,高文发群蒙。
譬如剥复间,微阳生穷冬。譬如百世系,一线传其宗。
孟氏醇平醇,继之则有公。何为昌黎书,乃称轲与雄。
溯厥生平学问醇,巍巍科甲独超伦。无双国士无双品,第一风流第一人。
十载读书酬素愿,九重侧席重儒珍。欣然出宰东瀛地,为国为民共此身。
卷石不盈尺,孤竹不成林。惟有岁寒节,乃知君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