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江西安福舟湖(今洲湖)人。炎午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刻苦读书,曾从事《春秋》研究。咸淳甲戌(1274)年,补中大学上舍生。临安陷,谒文天祥,竭家产助勤王军饷,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归。文天祥被执,特作生祭文以励其死。入元,杜门却扫,肆力诗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异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南宋书》、《新元史》有传。今存词一首,见《元草堂诗馀》卷下。
冶叶倡条都拣尽,东坡原不合时宜。无人更会先生意,独对秋灯唤可儿。
岁岁吴侬事水耕,朝朝占雨愁云轻。泽中不闻鸠语合,田际但见龟文生。
野老舐糠犹自得,书生炊桂亦何情。东南生计已如此,闻道山西又点兵。
末俗轻浮甚,斯人有古风。持身无表襮,为吏极清通。
学似武平一,仕如张长公。龟趺宜篆刻,潜德照无穷。
龙楼朝日丽,凤阁瑞云翔。肤寸看初合,觚棱倏已光。
氤氲含綵仗,叆叇映旂常。白鹤春风满,轻鳞淑景长。
纪官宜殿陛,为雨润农桑。五色兼三色,千秋捧圣皇。
巍巍三让庙,乃在古城阿。日月明衮裳,殿陛列雕戈。
万世尊至德,遗风亘不磨。送君庙下路,吴江秋水波。
旧俗蚕占拟万霜,儿童犹自赏晴光。乱来锦绣无藏处,那有心情到采桑。
煖风入烟花漠漠,白人梳洗寻常薄。泥郎为插珑璁钗,争教一朵牙云落。
无秽水常净,忘机鸟自驯。重来圆宿梦,因省是前身。
尤物遗灵在,珍毛荐瑞频。何当还抱子,池上啄游鳞。
苍苍松柏绕层岑,谢朓青山葬翰林。天子呼来犹得谤,世人欲杀亦知音。
烟迷墓杳渔樵路,月照楼空江海心。鹦鹉鸬鹚杯杓好,死生有约酒星沉。
有客乘骢蜀道行,江天秋色动双旌。巴山水月和烟照,剑阁云霞映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