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太子时作)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霞衣霞锦千般状,
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猜你喜欢
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
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大别山颠清沔尾,飞亭迢嶢带云起。
清狂使君初燕喜,拍手招呼黄鹤子。
玄津炼出太阳酥,手葺胎发蒙头颅。
每夸久落北酆籍,岂意齎恨归黄垆。
越客登临兴何有,愁不能言病妨酒。
残阳云梦窅然深,尚欲开襟吞八九。
羽驾飘颻安在哉,使君余迹已尘埃。
但见庾令楼横烟树杪,角声催月渡江来。
老僧何处寺,秋梦绕江滨。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
荣华长指幻,衰病久观身。应笑无成者,沧洲垂一轮。

微吟欢信步,不觉到禅关。植杖苔痕上,敲门竹影閒。

树高风韵叶,人静鸟呼山。安得长留此,分僧一半閒。

南北天为吾党期,櫜鞬常得傍蟾帷。行间力借青云起,使者名从绛节驰。

万仞冈陵力祝日,三藩才俊共瞻时。安闽筹策应谁问?惟有年来白发知!

三山凌波涛,云汉邈氛埃。世无乘槎客,安得穷昭回。

天门洞阊阖,海池含风雷。渊沦蛟龙室,焜炫金银台。

西颢何萧条,百芳日已摧。谁能莹心赏,喟子怀仙才。

时变感所思,驻车载徘徊。已秋孰愿夏,览物弥欢哀。

韩生肆爽言,观变均齐谐。而我拘俗者,俊游日已乖。

欲濯缨上尘,何时与君偕。

洞房华褥绣芙蓉,惹得天香馥正浓。
凤觜续弦新跨凤,龙头有婿又乘龙。
人间二月春光好,魁下三台瑞彩重。
酬劝不须辞烂醉,诏书已下紫泥封。

京华偶尔论斯文,知是游心出圣门。风度恍如瞻玉树,清谈蔼若挹芳荪。

薇垣三载时名大,花县多年旧泽存。愧我无能叨宪节,缪同述职荷天恩。

风静得香多酝藉,雪残观色转精神。不教翠竹疏松畔,清杀天寒日暮人。

堂堂一道出山腰,色似垂缣响似潮。何必枕流图洗耳,坐观已觉俗尘消。

赤子谁能捋虎须,溪山好处飏轻裾。头颅久觉非侯相,颜面从教与世疏。

一榻清风尘士外,半轩黄菊雪霜馀。明经自为儿孙计,敢与鸿儒论石渠。

采遍山城草木芽,百年老树尽枯槎。眼前多少闲田地,雨后春耕有几家。

霜气侵窗冷客毡,青要白发老堪邻。
光阴明日又明日,世事一年难一年。
眼底江山元似旧,胸中风月本无边。
道人不作阳台梦,纸帐梅花伴独眠。

一抺林峦雾霭迷,秣陵句曲竞东西。峭桥雨滑酸驴石,毁寺堂虚卧象泥。

翠上染帷胎秫腻,绿纷垂线弱杨齐。与人指点茅君路,望裹皈依先杖藜。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闲情不可住,一往上孤亭。行云非草草,贞石自惺惺。

雁寄将来信,山留不了青。彼吟泽畔者,辛苦作《骚》经。

危亭鹤俯啄,奇石兽仰搏。林衣青缤纷,山果丹璀错。

洼疑仰叵罗,凸俨弯繁弱。张之嵇生琴,韵以洞庭乐。

佳客赏心同,主人嫌酒薄。湛醪乞芳邻,轰饮吸巨壑。

清浊一中之,贤圣欣所托。哦如坚金撞,契比蕤铁跃。

浮澜耸层观,胜寄标夙约。未觉秋为气,浮云扫萧索。

时乎多忧虞,兴到足斟酌。青鹄瞰楼船,白猿论秘钥。

海图开曲纡,善策戒肤廓。东?思前筹,北供伟庙略。

师以后直强,弈贵先几著。雄藩规朱蒙,铭勒靖松漠。

方将封云亭,毋为安蝘蠖。

玲珑万状石欺玉,开阖千层秀结峰。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
龙翔凤舞来天目,水秀山明巩帝封。
新见钱塘王气好,中原我欲指迷踪。
前三十万岁已往,后千亿年来无穷。
化工团上为愚汉,傀儡牵丝弄老翁。
尧桀是非俱蔓草,嬴刘成败等飞鸿。
午窗睡起摩双眼,落尽瓶花糁桉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