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赤立严霜如槁木,烂开炎日似红霞。耐寒耐暑真能事,岂是人间怕痒花。
袅袅秋风起洞庭,银州宫阙眇空青。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
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芗江刻烛夜阄诗,展诵吟笺月影移。万里关山劳问讯,一灯风雨入书帷。
宦情似水栖身隐,世事如棋冷眼窥。廿载浮家萍泛感,愧无刘尹买山赀。
萋萋塞外草,寒沙无深根。加以牛羊践,重以烈火焚。
一冬久不死,复与春风新。春风自皇都,万里释逋臣。
东向再拜起,欲语声且吞。不知当何为,但有涕泪纷。
上堂交簿书,元戎劳语温。下堂解佩刀,长揖辞官军。
自惟多疚躬,赦宥邀殊恩。所愧犬马齿,十无二三存。
岂复及鞭策,但得长苦辛。生少南山田,死没东海漘。
顷刻虚通实,须更有入无。洁庵工成也,获得夜明珠。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
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寒雁归所不,半途失凭假。
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常怀云汉渐,常欲复周雅。
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万里渡沙漠,悬师蹈朔野。
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奚处埋旌麾,何处丧车马。
拊心悼巷人,零泪覆面下。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
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白头岁月付流波,何物虚名在谏坡?属国莫嫌持节久,子阳犹谓见天多。
强梁不见图销印,跋扈如闻欲倒戈。一树红梨春事晚,宣文阁下欲如何?
月落悲笳动,群马萧萧鸣。惊沙寒掠面,急柝催晨征。
中天怒招摇,白光射霓旌。肠断陇头水,乌乌闻哭声。
自从邹叟没,谁复定一是。明明承儒统,隐隐已偏倚。
沿流至南宋,朱陆皆禅喜。语录徒增加,乾坤莫经理。
神州遂陆沈,无人责诸己。习斋痛覆辙,披古怀芳轨。
天人自负荷,明亲竟端委。谫陋步其后,衰老忧颓靡。
忽从宦海中,闻声怀彼美。目电四存编,神倾北杨里。
千山万壑人,朅来共践履。谓予非故尔,正学原如此。
愿告偕同人,卓立洗所耻。新春桃李妍,圣道从兹起。
三复贶我吟,把臂情何已。
锦凫一夕识秋来,争逐潮回了不猜。挟弹有人窥陌上,护防无计我生哀。
倚西风、招鸿送燕,年华今已如客。青奴一饷贪凉梦,昨夜酒红无力。
愁似织。听鸣叶寒蝉,话到情无极。舞衣春入。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
红尘陌。谁寄佳人消息。任他珠网瑶瑟。金钗两鬓霓裳曲,总是浪歌闲拍。
长夜笛。且慢析轻匀,留醉酒垆侧。烟青雾白。望残照关河,晴云楼阁,何处是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