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栖霞寺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流云溶溶水悠悠,故乡千里空回头。
三更犹凭阑干月,泪满关山孤驿楼。

烟鬟撩乱晚云天,九十光阴又一年。流水逐来还逐去,游丝能系复能牵。

莺簧漫啭禁愁听,羯鼓狂挝尽醉眠。惆怅自嘲还自解,来春应结好姻缘。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

玑衡干霄极,裘葛参岁功。
荣瘁均一气,何独悲秋风。
往哲不我待,今俗谁与同。
渥丹易槁木,鬓鬒忽飞蓬。
丈夫秉壮节,自信无终穷。
愿勒羲和鞭,长系扶桑东。

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

停桡暗相语,妾在长干住。
郎亦秣陵人,便可同舟去。

鹢迅飙为楫,鳌连嵓□波。千仓求峙少,万斛泛舟多。

摇影逢津树,腾欢杂榜歌。回思焦土日,劳者涕成河。

密雨疏枝各自开,为谁攀折鸟衔来。东风莫更吹狼藉,留取馀阴护绿苔。

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九龙何处云深浅,一雁不来人别离。

老树引藤秋结子,黄猿窥果昼呼儿。遥知句就无人解,月落山灵堕泪时。

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

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犹未 一作:不见)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树林延暝色,日落原野晚。飞鸟各就栖,我亦荷锄返。

酌酒茅檐下,披襟以自远。不惜四体勤,所幸饥寒免。

入山喜听流泉声,溪畔坐数山花明。昨往翠微值秋雨,黄叶满地无人行。

吴生兰雪自恃腰脚健,攀尽风梢与霜蔓。羡他逐鸟梯高云,笑我随僧啖香饭。

归来满胸贮山色,画手何人能写得。有客示我山水图,山水之外余笔墨。

岳岳者石林林松,千岩万壑秋芙蓉。谷口有花残阳红,岭背筑屋舟不通。

樵夫牧竖虚无踪,只许老鹤缡褷从。饮酒一吸三百钟,振衣直上千仞峰。

石厂滴绿如江篷,延伫又恐来蛟龙,凉月送客归墙东。

潇洒幽轩面水开,轩前老树倚云栽。閒来倚杖过三市,醉后支颐看百回。

风雨欲随龙化去,云霄常听鹤飞来。结邻拟共荣枯事,遮莫人知是散材。

夙有斯岩约,今朝喜践盟。
路从支涧入,人在半空行。
六月如霜候,四时长雨声。
愿求容膝地,著我过浮生。

雪,雪,处处光辉明皎洁。黄河冻锁绝纤流,赫日光中须迸裂。

须迸裂,那吒顶上吃蒺藜,金刚脚下流出血。

若耶溪头鲁太史,乌帽白栏钓秋水。面朋面友生不喜,挥杯劝影破屋底。

磨碣之宫穷鬼止,奴仆隶之得无死。齑粥一杯课儿子,就我移家万山里。

赠我藏书娱暮齿,为我竖义抉精髓。令我老学有端委,吾怀此老五十矣。

我同季老皆老耳。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