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

东园歌管日相娱。佳酿出兵厨。陶写在桑榆。便鹤到、扬州未如。欹红浓露,绿阴清吹,长□下楼居。高枕即吾庐。更何待、将宫报书。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
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
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
何公真礼法,甯免疾如雠。

别离底处最堪怜,君上吴船我蜀船。从此相思真万里,重来何止又三年。

司州刺史髭如戟,国子先生瘦似椽。二子有情须问讯,为言重九向西川。

盘回山腹转脩蛇,横入中峰小隐家。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明月清风住钓船,新秋世界落诗编。
渔翁若遣骚人作,肯食人间一点烟。
万乘君王曾降诏,敝裘瘦马入咸秦。
太平策略三千字,天下英豪二十人。
自合乘时攀日月,如何随众走风尘。
桐庐主簿官虽小,百里之间亦有民。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
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节传拥玉帐,天遣西南来。
怦怦朱丝绳,皎皎明镜台。
稂莠亟芟夷,本极费栽培。
度外广物色,世岂真乏才。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

川原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首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

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未必丘樊好,幽居趣自深。迟行避小草,高卧托乔林。

抱灌惟知瓮,挥锄不见金。问渠终岁里,曾有惜葵心。

十年为郡种筼筜,富有清风九夏凉。太守从来多惠政,后人将比召公棠。

乐游园里眼俱空,只在今朝事不同。错道海棠依旧日,生憎楝子下梢风。

圬人镘上泥柔粉,桑妇筐中绿映红。便认未开如已谢,一般情况寂寥中。

栽梅一百树,有屋二三间。
此地长宜隐,为官却未闲。
路移存古井,城逼失前山。
喜共红蕖客,来吟至夕还。
逐客当年出帝乡,不容踪迹到黄堂。
苍崖屐齿今安在,公独怀思未忍忘。

王谢风流异俗徒,清秋玉露映冰壶。鸿飞碧落期高举,鲸战沧溟叹不虞。

松竹小堂兵后葺,桂兰香醑客来沽。寄诗能忆云中叟,大隐墙东志自殊。

出师未捷身先死,忠义如公更不多。
岂直文章惊宇宙?尚余威武振山河。
中原正想刘安世,南海空思马伏波。
老我未能操史笔,怀思时复动哀歌。

抱潜吾执友,到处不题诗。此意岂难解,相思无已时。

上宫君子馆,画井古人知。欲共论为国,征途合语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