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海棠二首 其一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淡相映,萧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两载绣衣频驻节,金莲曾印青苔。匆匆归去寿琼杯。曲终挥别泪,江上片帆开。
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杖藜何日解重来。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
春半寒未已,今晨天气清。
弹冠适新沐,搔发亦良轻。
但爱百鸟乐,复怜一窗明。
干世宁可期,归耕良近名。
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
苦嗟波涛窄,所至胶吾舟。
借问舟中人,流转何时休。
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
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鼓柜未可到,载行有潜虯。
扶桑睹浴日,阳精热东流。
万族呈秘怪,九土皆飘浮。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

青幕红裾忠懿孙,如今流落不堪听。丹书铁券山河誓,却与春闺赎滥刑。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万里风烟何日尽,百年宇宙几人闲。春来应有桃千树,休认天台作故山。

方池近接礼经堂,风递寒光上小廊。霜树坠红低蘸碧,岸花摇影静浮香。

鱼吹细沬冰将合,月印澄潭夜正长。惆怅伊人何处所,蒹葭回首已苍苍。

绯桃两树远移来,亲向阶前著意栽。自是不如棠蔽芾,谩留春色艳亭台。

一车南去两帆西,白首林泉独短藜。为问闽中听谢豹,何如清夜楚猿啼。

牛皮靸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汉安设大响,周穆置高台。三里生云雾,瞬息起冰雷。

空持生识缚,徒用长心灾。慧人恒弃起,庸识屡邅回。

六尘俱不实,三界信悠哉。

绿窗春去诗怀懒,冰茧银钩。病里都休。只有茶铛药碗留。

浮生百事浑如梦,欲遣闲愁。偏上心头。宛转回肠不自由。

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金鞍远。鸾佩相逢甚处,似当年、刘郎仙苑。凭肩后约,画眉新巧,从来未惯。枕落钗声,帘开燕语,风流云散。甚依稀难记,人间天上,有缘重见。
为问微园绮,何如唤孔宾。
好山时步屧,幽涧或垂纶。
尘远知仙近,人疎觉道亲。
晚来微雨过,翠色媚松筠。

芦帘纸阁亦何嫌,几费商量夕照天。放入花香无隙地,许留明月与千年。

炉烟入妙通禅悟,幽鸟来依亦有缘。参透浮生无限事,别离天又小团圆。

河自安山一派通,百年疏浚宋司空。当时蓑笠寻源处,犹在村翁指顾中。

摘杨花,摘杨花,
打鼓弄琵琶。昨日栽笳子,
今日种冬瓜。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沈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翠岩流水菊花香,竹院无尘秋昼长。一枕游仙禅定后,不知孤磬近斜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