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秋林别业

茅屋萧萧淅水滨,岂知身属洛阳尘。一家风雪何年尽,二顷田园入梦频。

高树有巢鸠笑拙,空墙无穴鼠嫌贫。西南遥望肠堪断,自古虚名只误人。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
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繁英雪作堆,新叶帷尚隘。
一薰有馀清,三臭讵可废。
淡然不争妍,晚乃入鉴裁。
风流卮酒间,颖脱众香内。
缑仙厌繁华,醉卧日炙背。
经锂被花恼,妙语击环佩。
晓来雨翻盆,春事逐破块,
谁怜静铜钱,相期世纷外。

费生市井儿,未尝识神仙。偶然壶中去,谓是别有天。

幻化且不解,真诀安能传。那将食色身,妄弄刑赏权。

果然失符后,众鬼不见怜。

咸阳树。骊山路。可怜当日作事误。殷仲文。王卫军。

国家此辈,要是可惜人。忆君清泪如铅水。奴见大家心亦死。

令壶龃。收中吾。聊且酒酣,耳热歌呜呜。莫栎釜。行学估。

羞与哙等伍。金屈卮。杨叛儿。阿奴今日,不减向子期。

生子当如李亚子。奴价今年大胜婢。毂朱丹。作高官。

未若小楼吹彻、玉笙寒。

敕书夜到释幽囚,朝野欢声例快游。蔼蔼庶官咸被泽,跄跄多士悉承流。

蹑云思献安邦策,钓月慵寻泛宅舟。寄语淮阴休笑我,乘时指日跨龙头。

恒岳投荒杳不回,帝令盘岭镇燕台。层峦不尽青天去,乱瀑雄争大壑来。

共指丹梯安薜荔,还扶蜡屐破莓苔。银河只在微茫里,欲取寒杓作酒杯。

佞夫苟贱粪甘尝,馀子危言袭故常。若使秉彝犹未灭,也须泚颡细思量。

风雨暗公堂,故人晤对。邂逅燕城又三载。偶因官事,喜向广平重会。照人光彩好、心期在。万里功名,半生湖海。十五年间颜改。笑谈尊俎,比老几回倾盖。秋风横漯上、期相待。

翠环寝殿紫凝烟,风雨驱令护昔年。周命式瞻新气象,汉陵还睹旧山川。

技惭娲鍊重元石,泪补轩游五色天。先圣遗弓如在抱,敢私筋力影相怜。

彩云声断玉箫寒,几许幽情欲话难。尽日伤心人不见,一帘风雨杏花残。

微雨久不歇,浸成留客天。
衔杯聊复尔,弹铗已萧然。
落叶饶秋恨,鸣蛩减夜眠。
故园归未得,日日数行船。

客毡静拥炉煴坐,恍惚神游篁㟳山。岩路依依寻曲折,石泉历历记潺湲。

药畦道者多慵灌,花蔓猕猴定恣攀。今夜山寒松子落,居人应合梦吾还。

曾逐钟生侍武皇,鹍弦扈从猎长杨。
归来两鬓纷如雪,曲曲新声总断肠。

太息金焦长,依然冰雪清。飞腾当暮景,四十未专城。

听雨萍蓬合,看云组绶轻。徒惭龚渤海,治郡有循声。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更不囊藏,当阳拈出。
一气转洪钧,八方开寿域。
村里人,有意知,
就手织成最容易。长短大小在目前,
密用工夫多快利。草窠里面跳出来,
结却绳头有巴鼻。牢束跟,
紧在耳。掷地作金声,
举步离泥水。著入千山与万山,
把定脚头并脚尾。赵州尽力载不起,
玄沙吃绊耀著指。拖来拖去底头穿,
轻轻飏在粪里。

逆风吹沙沙翻波,线路屈曲如黄河。咫尺人马不相见,高轮大石陵嵚砢。

黄埃濛濛落细粉,非雾非霰谁为搓?忽然回飙压天半,白日到地青山多。

有如游龙戏大海,矫首奋爪纷攫拿。一峰最高出云鹤,俯视列壑犹群鹅。

崖崩磴仄不可度,中间横起双盘陀。跂行缩若蚁缘磨,石纹齿齿皆旋螺。

云埋窈洞人迹绝,无乃万古封烟萝。奇哉姚子凿幽险,只轮荦确千山过。

目光炯炯面黧黑,耸肩局坐声吟哦。自言杰句塞胸臆,昔所未见今蒐罗。

穷形尽相山鬼泣,我亦摹写歌长歌。诗成梦觉月西堕,御者告我来东阿。

黄沙日暮榆关路,烟火尽绝泥寒户。路旁老翁携稚儿,手持短铁剥榆树。

我问剥榆何所为,老翁倚马哽咽悲。去岁死蝗前死寇,数十村落无孑遗。

苍苍不恤侬衰老,独留余生伴荒草。三日两日乏再饘,不剥榆皮那能饱。

榆皮疗我饥,那惜榆无衣。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

嗟呼此榆赡我父若子,日食其皮皮有几。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

老翁说罢我心摧,回视君门真万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