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

瓢饮不甘此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浓绿暗芳洲。春事都随芍药休。风雨只贪梅子熟,飕飕。却送行人一夜秋。
新月幸如钩。三五还催玉鉴浮。一段离愁溪样远,悠悠。只是溪流浅似愁。

年年国艳赏敷腴,酩酊供人就燕胥。此段固应先骨醉,餔糟聊学楚三闾。

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大地山河银色界,九重楼观水精宫。

紫宸廊迥寒无价,文石庭乾扫不融。又喜来年书大有,谁知圣主是天公。

小人方盛时,瓦砾视黄金。及其大势去,或不遗一簪。

郿坞今尚存,遗戒岂不深。所以栗里翁,惟蓄一素琴。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周有司徒善,《缁衣》爱最真。见贤今更少,好德古同伦。

倒屐情如故,披襟谊益亲。断金兰共臭,空谷玉为人。

馆已登渠屋,餐宜荐八珍。始知三代后,无改秉彝民。

遥怜儿女数还期,自秣归骖趁晓鸡。
乾鹊有灵烦送喜,马蹄今日踏江西。

岩岩蓬莱巅,赫赫昆崙墟。上帝严紫垣,群仙亦深居。

高出云电外,俯视风雨除。安知昏垫民,汨没才阖庐。

一室清如洗,翛然绝俗嚣。字临春景蚓,画辨午时猫。

烟净芸香细,风微竹汗消。还期太乙老,藜杖烛清宵。

如水香车逐暗尘。满堤芳草斗罗裙。丽人已过馀花气,新柳初齐尚酒痕。

停画桨,殢清尊。微茫山色拥归云。明朝重问西泠路,细雨棠梨一断魂。

晓来春色满天涯。风绕窗纱。日绕窗纱。争向新光斗丽华。

人也欢哗。鸟也欢哗。

把酒微吟清梦赊。起对梅花。卧对梅花。忽闻萧鼓太周遮。

知道谁家。问道谁家。

宿酒初醒,秋已老、故人来别。情味恶、从前万里,不堪重说。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但始终夷险要扶持,平生节。湖海气,诗书业。霜雪地,风云客。问而今月旦,果谁豪杰。君去还经汾水上,依然照见齐州月。怕相思、休费短长吟,生华发。

芹老香寒泮水流,生平琴剑两悠悠。读书不辨黄金印,作记空登白玉楼。

吟骨已随霜月冷,诗魂长伴莫云秋。悦斋文墨传家业,分付孙郎地下脩。

白马紫游缰,行过洛阳道。不顾落花飞,只道青春好。

日日青楼醉,章台蹋月归。秋风昨夜起,又试越罗衣。

凤酥不将肋斗儿匀,
巧倩含娇俊。
红镌玉有痕,
暖嵌花生晕。
旋窝儿粉香都是春。

三重冈陇扼西东,八堡旌旂在眼中。大帅不图成阱虎,小人容易化沙虫。

军声尚鼓涛头白,土色疑含战血红。谁信当年全胜地,平原无险众山童。

郡国关心利病陈,玉山遗老负经纶。河汾弟子兴唐室,辽海先生自汉民。

落日荒陵挥涕泪,征车断碣访荆榛。高门宅相都零落,故里经过感替人。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长忆唐从天宝初,开元气象了无馀。宫中已制霓裳曲,刻石山灵失笑渠。

淇水园东有此君,亭亭高节直凌云。红尘隔去三千丈,翠色看来十万分。

势利却无身外累,市喧不向耳边闻。岁寒心事谁为侣,拟是羲皇世上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