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石渠集,步出西上门。倏闻同怀友,优诏归故园。
堤上金明枝,袅娜春日暄。折之赠行色,乡思随纷纷。
夜来沙阳月,照君林下尊。揽衣鹤为舞,染翰禽能言。
虽云邻局欢,当念王程烦。早拂季子衣,休望西山云。
先生可是爱吾庐,来往邻庵几闰馀。柏下竟开千岁室,竹间犹插万签书。
悲凉共识临风处,游戏谁知落笔初。寄语山灵勤守护,莫将题柱比相如。
涕泣谁家儿,白马来何处。不识阿母坟,三匝坟前树。
木以无用,斤斧弗从。雁以不鸣,身游釜中。不材与材,各有遭逢。
先生何处,绝累行空。为木则椿,为雁则鸿。二者之间,一蛇一龙。
人物之祖,黄帝神农。云孙日邈,安知道宗。鲁侯忧鲁,皮以灾躬。
涉江浮海,大莫可通。虚舟相触,惼心亦融。人能虚己,其孰能壅。
毫毛不挫,已成卫钟。意怠之鸟,毕世从容。枳棘之猿,竟日匆匆。
陈蔡休食,击槁歌风。木声人声,当人心胸。无受人益,以安天穷。
圣人晏然,体逝而终。螳蝉与鹊,忘身若瞢。栗林逆旅,谁私谁公。
贤不自贤,何往不崇。林回弃璧,虞人谇弓。不忮不求,胡不大同。
嗜酒爱风竹,种竹涓日醉。小园窘边幅,杂芳纷位置。
此君何可无,野卉辟之易。亩许得滋旷,千个栽不翅。
故人虽借居,爱竹有幽致。肯割钟山青,分植容成地。
移来天亦喜,凉生雨兼值。既免躬抱瓮,何惜亲阅视。
飒爽已可人,能同听秋思。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清都太微列仙侪,入值金坡侍书帷。有赐池馆名澄怀,中罗水石清而嵬。
乔阴一径覆楸槐,芰荷发水盈湾洄。退食岸巾时往来,翛然紫府绝黄埃。
西家架格新亭台,三山拨眼青崔崔。昆明湖水平如杯,迤东诘曲何辽哉,荒寒野色连砠涯。
红蓼疏疏间芘衃,醉梦忽堕江湖隈。东阳彩笔兼邹枚,玉珂散直铜龙回。
曲廊寻诗谁所开,新安侍郎昔手恢。忆跨诗坛推伯才,酒狂草圣鏖风雷。
笑扳斗杓以手挼,龙门万士争摩挨。如鸟识凤蟹朝魁,奥句奇章于此裁。
黄钟肯从牛铎谐,可怜今向蓬蒿埋。君继那居葺坠?,枕溪却月不足佳,朱甍影落池心漼。
杂花如绵酒如淮,觥秋兀兀欢追陪,诗成何劳刻烛催。
润白柔红,都删去、人间颜色。讶座上、并肩联袂,谁家双璧。
裴令正从粗服好,卫郎合向羊车觅。判此生、饮兴伴伊家,千浮白。
香黯淡,无痕迹。影历乱,难收拾。看繁英烂蕊,万花如织。
叶索排当浑勉强,花头打掐真萧瑟。问当年、篱下旧风流,谁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