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姚宋光明到此家。争教老作贾长沙。碧山也要崖州住,百匝千遭绕郡衙。

南苑月,曲江花。青云轩盖满京华。新生黄雀君休笑,占了春光却被他。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白首无聊老病躯,一心唯觅死头颅。
时人误作梅花看,今日枝头雪也无。
郎署新畴出宰功,海闽关夹使旌雄。
晨涂倦伏双毫奏。暮席贪随五两风。
芳荈摘山倦贡远,薧鱼升豆汉祠丰。
赌囊贵胃膏腴盛,丽唱行闻溢褚中。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老彗妖芒欲爇天,王良见迫为收鞭。
紫微一夜玑衡转,甘雨祥风到野田。

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

昔日扬乌项橐。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君住马溪上,我住滆湖中。平生酒颠花恼,此事那输公。

自逐鹓班鹭队,回忆练裙檀板,甚日恰重逢。也料秋江畔,开到粉芙蓉。

人世事,枝向背,絮西东。青山见人分袂,替作别时容。

纵使锦袍入直,讵抵绿蓑听雨,钓艇漾晴空。他日访君处,烟水定留侬。

幽鸟何所托,高栖众林端。风巢雏鷇危,露叶毛羽寒。

半夜吐明月,惊鸣递嚣欢。迎光怪焚巢,顾影疑飞丸。

何为贪择木,通夕不自安。乘高非尔谋,宜下易所观。

不见丹穴凤,深居全綵翰。

向来皇祐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洛阳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

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

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宛转溪流石径斜,招携只履到僧家。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趺跏定后无馀事,閒对青山眺晚霞。

怜君栖息处,地僻少人寻。野水带茅屋,远风生竹林。

鸟声临涧响,花气隔帘深。好是关情甚,无时却废吟。

官阁处。垂云低接樱桃树。试花消息,酿来疏雨。

去年曾记西园路。暗香漂泊愁春暮。廿番风信,从今又数。

铜驼栖荆棘,豺虎纷蓟幽。倚枕难复寐,振衣上幽楼。

明月一何朗,万里关山秋。商气凄肝脾,欲默不能留。

遂为变徵声,客子增离忧。胡马惨不嘶,辽雁惊别愁。

平阳十万卒,乘夜旌旆收。奚事三寸舌,一说定五州。

十年人海任沉浮,漫浪无端出九州。正合与官充水手,未妨呼我作遨头。

生涯拟托庄周瓠,归计犹虚范蠡舟。枉说痴儿能了事,不知身世尚悠悠。

春入名园何处寻,东风引步上岖嵚。平凝四面云岚合,曲折一丘花木深。

碧草华滋迷绝径,绿萝阴影护芳林。韶光向此知归处,长与先生供醉吟。

踏残白刺过黄芦,麦秀宜禾绿似铺。
更与偎郎弹一曲,不辞烂醉住伊吾。

住近城西寺,门无俗客登。
朝回簾捲雪,吟冷砚生冰。
鸟影罇中过,茶烟竹际凝。
遥思来夜月,虚阁与谁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