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

畴昔南徐地,登临北固楼。
平原迷故国,沧海接江流。
木落烟莎晚,城孤鼓角秋。
寄言鸥鹭侣,吾已具扁舟。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
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小炷炉熏待瀹茶,瓦盆添水养蒲芽。
江南地暖得春早,开尽雪篱无数花。
人乐清明三月天,也随人赏万花园。
偷闲把酒簪花去,不似儿童笑语喧。
託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

篷窗醉倚。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

春江未抵。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芳容消瘦柳腰柔。话离忧。捲帘钩。犹记别时,南浦系扁舟。

月誓香盟成底事,千种意,时东流。

从今羞整玉搔头。恨悠悠。懒凝眸。非是落花,时节怕登楼。

纵扫双眉青似黛,锁不断,许多愁。

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
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
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水阔添新涨,沙平散晚烟。断云拖雨去,明月正当天。

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衡岳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
书岩莫辨当时字,空积尘泥野草生。

绾烟曳日度江皋,散逐晴风下复高。柳外牵情邀翰墨,花边萦恨怨离骚。

千寻谩忆纫兰佩,万缕空怀织锦袍。收得春回桃浪暖,谩言曾许钓鲸鳌。

大儒出处自无心,调燮功高利物深。用舍行藏皆是道,不分朝市与山林。

怅望天涯驿骑尘,政须玉甲破芳新。可怜虚度梅梢月,无计相陪竹叶春。

三日手香频入梦,一年秋好不关身。快须准备新诗句,傥有金苞赠故人。

八珍代羞,六饭迭举。

疏疏烟柳集昏鸦,曲曲雕栏映月斜。莫向楼头吹玉笛,有人清思在梅花。

四壁香成界,芳祠枕水滨。莲开门掩月,池白浪翻银。

滴露摇清梦,空花悟色身。却无鸳作侣,信是玉为神。

粉坠匀波面,扉闲瞰石唇。凉飙回紫陌,素影淡红尘。

寂静双鱼健,闇飔一鹭驯。相期刍束奠,诚动路旁人。

古书万卷积成蠹,老屋数閒深却幽。
午枕忽惊毛骨冷,觉来风雨一山秋。

南海沧波远,清时宝剑閒。醉残三日雨,兴入万重山。

天地长留句,风云助笑颜。梦回溪上月,犹似照柴关。

卷箔无应永夜虚,凭栏还似钓鱼师。
床头雨细飘芦苇,池上灯寒照鹭鸶。
孤枕听泉随断梦,好风吹竹隔残棋。
主人不寐客魂爽,晓色欲来犹赋诗。
魔作佛,坏烂虚空元有骨。
佛作魔,须弥顶上涌清波。
魔佛二边俱坐却,瘥病不假驴驼药。

丹心依北极,红蓼阻南乡。灯晕寒侵眼,虫声细傍墙。

角怜城阙暮,梅忆石门香。永夜相思梦,浑如玉塞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