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池州齐山

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
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
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
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
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崯。
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
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
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
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
支筇到绝顶,孤亭指遥岑。
樊川有留咏,兀坐一长吟。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
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
松摇夜半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喧笑语,深山大泽出文章。
当年罗汉寻归处,谁道天台是故乡。
东风回,江上渚,
何处来,双白鹭。
灼灼岸间桃,依俙兰杜苗。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
潇湘绿水春迢迢。

郡岭中推古钵尊,山川罗列掌中存。亭台突兀圣婆庙,邱垤逶迤山子村。

柳茸无力杏烧红,春入愁肠不散穷。千佛经惭名姓入,一尊酒惬笑言同。

写成悬圃新联璧,分与秋风旧转蓬。好样醉乡抛掷却,百钱输与杖头翁。

久知樗散是非才,卅载超迁历寺台。松柏每期冬雪茂,杏花不逐艳阳开。

数茎白发还禁老,一寸丹心未觉灰。此日为农归故里,河汾岁晚兴悠哉。

飘飘为客久,在在与春期。
暮雨森寒意,花香閟旧枝。
看成南国老,惭诵北山移。
已悮世缘恶,怀哉归去迟。

来路不须长老问,小车休着野猿惊。好听法鼓毗卢阁,三月春雷卜姓名。

莱芜县在海东头,迁转还君山水州。日日鸣琴了公事,鱼龙波浪眼中游。

东风殢煞柳梢头,吹去香绵得自由。不到池塘成翠靥,颠狂飞入酒家楼。

暖风迟日弄春晴,浑似龙眠画里行。沙路半随堤尾曲,几家桃李鹁鸪鸣。

已知话不尽,相见且心宽。世路风烟阔,尊前面目难。

缘应无俗结,梦尚未吹残。明月黄花节,东西各据鞍。

尧殿融春天宴开,山呼才了乐声催。
侍臣宣劝君恩重,宰相亲王对举杯。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西湖新水与堤平,湖上群峰俨削成。兰棹泛时汀芷绿,芒鞋到处岸霞明。

年华荏苒惭双鬓,夜景霏微对短檠。野老近来疏散甚,阳春白雪讵能赓。

远来踏草烟,须眉带秋色。村村改旧容,始知风雨力。

俯仰剩此亭,高天为我德。残荷挺孤房,柳静溪光直。

稼穑乃民命,丰歉在顷刻。君听寒蝉声,已为霜露得。

水气烘晴霭,何殊吐蜺腥。赤城曾道烂奇形。最好落随孤骛、下烟汀。

日脚成丹紫,天衣叠绮青。微风吹碎断云停。记否曼卿传饮、自天廷。

梦醒长松下,到来清我心。春光当面过,鸟语此林深。

遂隔人间世,时听空外音。羲皇去不远,上下与相寻。

秋色已潇洒,客心方郁陶。宿莽带城郭,长风送江皋。

我欲凭虚矫领,上览紫极金霄。邈然孤鹤与翱。群仙答笙璈。

汗漫徒快意,冷落且登高。英雄出手,当筵祇合持螯。

任红桑成海,苍云变狗,洞庭歌阕浮大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