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亭谁谓好,最好夕阳时。老我三人意,黄鹂两个知。
花枝摇太极,云影荡玻瓈。遂以天机妙,匆匆著小诗。
吾宗异秦赢,秉德嗜仁义。绵延值盛明,仩版颇齿齿。
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列秩下大夫,往往有三四。
迨及贤科书,至今时一缀。万木有荣凋,一体互强脆。
屈指四纪来,挛痹剧一臂。耕者鬻其锄,贾者降为侩。
士者无一人,慵者倚而待。饱者幸免饥,饥者幸未丏。
至论胤嗣间,十室九蜂虿。墓寝蒸礿时,顾影兀孤介。
甚者乏继承,馁鬼满蒿薤。余虽有两儿,性颇仇简册。
饮牛未渴辰,按项不能俛。缘兹伤后昆,思欲谱先代。
念彼从戎人,蔓远瓜尚带。况值用也来,举扣其大槩。
彼衰更倍兹,掷笔为一慨。
百屋堆钱等梦回,春风多误燕归来。如何四壁都无物,独向人间傲劫灰。
柴门雨歇履声闻,径草春香尽种芸。绿醑花前消永昼,白衣天外看浮云。
三人入座无残客,终日开窗有此君。芳草不堪怀远道,梦中金虎阖闾坟。
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
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上命裴丞相为淮西节度使,以招讨之。丞相请公以行,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丞相未及行,而李愬自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果得元济。蔡州既平,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遂白丞相曰:“淮西灭,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彼必服。”丞相然之。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丞相归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疏入,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召直讲来,与祭酒共食。”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
公气厚性通,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
茶山翘跂看鹏翥,九万扶摇谁可语。怒飞抟击大惊人,与我相期郭咨署。
咨署燥发负琦瑰,灵根异骨自天开。胸中磅礴驱今古,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十年读书破万卷,一生玄鉴堪吾选。陆海潘江笑未工,玄草易林浑似浅。
登坛仗剑骋中原,左执鞭弭右櫜鞬。汗牛著草时盈笥,倚马挥毫日万言。
万言倚马笔如走,竿瑟争鸣兼不朽。两都词赋飨千金,八股文章嫌敝帚。
咄嗟咨署一少年,少年藻思何芊芊。吾生性癖耽佳句,陶谢令渠述作传。
此日青云飞白社,凌云献赋称司马。长杨羽猎后先名,早晚荐雄文似者。
桃花树里百花馨,茶山葱郁何青青。若问陆沉论避世,与尔相期著作庭。
两肩疏影和烟雨,春光载将多少。负耒携锄,披云带月,竹外斜枝更好。
狂来脱帽。似花底秦宫,愿随花老。曲曲屏山,个人独倚罢香抱。
催花应喜信早。惹枝头几许,蜂蝶争闹。画阁湘帘,轻车宝马,定有寻芳人到。
安排草草。便无数香魂,夕阳凭吊。待唤园丁,更添栽翠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