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釜羹。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
端详犹未全忘。又写满、云蓝纸一张。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洛阳城中崔处士,花园麝起花妖至。封姨十八太颠狂,石家醋醋新高髻。
醋醋能娇百带牢,珊瑚枝上织鲛鮹。明珠似月摇难落,冰住黄鱼白鳔胶。
封姨身重不能斤,翻杯湿却石家裙。初来竞唱迎姨曲,转眼翻为骂座人。
朱唇粉晕山眉远,愁来皱断春蚕茧。石娘娇小不辞觞,夜深潮浅腮红软。
金铃不动仗崔徽,明岁冯他十八姨。借问当时诸女儿,可似此中数抹蓝燕脂。
噫吁嘻,胡蝶灰,黄蜂锥。封姨之风丰隆雷。问画图,有与无。
十八姨,胡为乎。高阳酒徒,燕市狗屠。耳热之后,秦筝呜呜。
明日重阳,无钱可沽。十八姨,胡为乎。十指握钩,五白呼卢。
夜叉子都,同醉一垆。十八姨,胡为乎。
朱门深沈十二戟,高槐蔽庭有佳色。今时督府雄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
读书作文五十年,齿牙脱落头半白。平生心事竟何许,衮衮簿书为报国。
吾衰不复梦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垂老才为少司寇,杀一正卯那为功。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宰割山河一何壮,指麾天地如回风。
背关怀楚更龌龊,沐猴而冠涂遂穷。区区诸老为城守,头胪晓入旌旗红。
鲁人之皋乃自昔,犹复弦歌一亩宫。圣贤万事尽有命,世人何用誇材雄。
府丞久吏掾史健,时雨沾足年谷丰。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昔闻汲黯淮阳亦如此,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
玉阶人静啼虫寂。银屏梦断砧声急。疏树带微霜。
小楼秋思长。
一窗灯欲烬。叶叶西风紧。深夜莫凭栏,月高清影寒。
我游会稽岭,复登秦望山。天高海涛寂,日落空云閒。
三山渺何许,鲍腥动函关。回车探禹穴,千古高巑岏。
有客来昆崙,抱璞将何适。熠熠含辉光,椟韫夜生白。
荆舒人莫知,举世珍燕石。所以鲁仲尼,待价靡欣戚。
嘉橘生南服,累累黄金姿。碧叶霜不悴,贞心终自持。
渭滨钓鱼叟,西伯梦见之。西伯今寂寞,野处徒伤悲。
好奇无奈洛原子,蹑屐去登西华山。悬石独沿去索岭,浮云笑指玉门关。
身浮万叠烟霞上,语落三峰紫翠间。欲唤谪仙沽一醉,旗亭秋草雨斑斑。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