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十生男不解爱,颇厌世间儿子态。年来抱女心甚怜,却悔从前空慷慨。
女生一岁眉目扬,笑指兄姊罗成行。镜里娇啼映窗牖,床前学步牵衣裳。
春风吹蒐蒐不住,来从何来去何去。锦褓曾占梦月时,玉钱又哭埋香处。
乾坤得失安有凭,昨日桨极今哀生。常怪他人不快意,乃知我辈真钟情。
皇天能生亦能死,造物弄人每如此。云散云凝亦偶然,花开花谢缘何事。
妇人性痴还过伤,奔走叫号如病狂。作诗示妻兼自解,转见人间父母肠。
燕京老人鬓若丝,生长富贵无人欺。少年慷慨结豪侠,弯弓气压幽并儿。
自嗟迩来筋力衰,动须僮仆相扶持。忽惊杂虏到门巷,黄金如山难解危。
馀息独存剑锋下,子孙散尽生何为。厩马北驱嘶故主,劲风吹断枯桑枝。
哀哉行,天何知。
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
曲径荣竹木,乱壑喧风水。精蓝可留瞩,名园任徙倚。
因过崇台下,忆昔长啸子。弹琴寄绝调,读易探奥旨。
欻发鸾凤音,渺渺清人耳。客如嵇阮辈,或能悟妙理。
惭余无仙骨,安得私窃比。徜徉山谷间,掬流还漱齿。
独处追曩昔,会垣曾小住。君自长溪来,每每亲丰度。
君旋移三山,士民望风附。继握清漳符,四野溥甘露。
迟君向东来,今复看西渡。
浑厚峰峦具性情,能从密处见神清。宏开乌目云溪誉,领袖同时几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