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桅灯

乱樯丛立回塘静,轻悬碎珠千颗。笛步潮生,瓜洲月上,浪阔天高星大。

船头露坐。讶列炬燃犀,焰腾江左。睡醒骊龙,水中还认夜光堕。

笙歌旧时院落,闪金支宝盖,花影云破。泪渍银盘,心焦画烛,换了篷窗灯火。

莲垂万朵。散点点寒芒,照人愁卧。剪蜡西窗,夜深应梦我。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你喜欢

懿范儒家出,灵台佛地平。活人裨惠爱,教子以忠清。

康肃母无愧,中郎女有声。老天昭德报,兰桂满庭荣。

幽人怀故乡,夜坐听秋雨。耿耿不成寐,悽悽亦良苦。

酒白应自斟,茶甘为谁煮。喜意入寒灯,诗成看花吐。

乐饥焰短檠,玉虫缀钗股。当亦念衰翁,秋风卧何许。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士惟食志非食力,於陵奚事亲屦织。
静乐一门自师友,篑进不为子贡息。
元仲季方一太丘,海内人士俱愿识。
案上惟作羽籥声,室中定无锄箒色。
申旦督课如园蔬,子夜程书过衡石。
举似翁妪笞其儿,教育英才笑安得。
文献超群王谢家。韦布当磨铁砚墨。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珍珠十斛买琵琶, 金谷堂深护绛纱。
掌上珊瑚怜不得, 却教移作上阳花。

天风日夕厉,海水不扬波。飞雪被千里,层冰白峨峨。

嗟汝穷阎人,无衣当奈何。锦裘长安儿,白马鸣玉珂。

象弧插彫韔,射兽西山阿。

月出东大堤,含辉正流丽。同心以绸缪,何乃生离异。

置酒登高台,台中筦弦思。临觞不能御,恨恨心已醉。

忆昔俱少年,眷言不相弃。及兹别离时,衰境倏已至。

念君远行游,严驾越淮泗。阿阁入云中,皇居俨迢递。

京邑多故人,谁为愿微细。恨无承风翰,随君发遐裔。

浮云东南翔,夕景忽西逝。安能守穷贱,皓首以遗世。

风尘劳客计,词赋寄乡愁。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

羲和日车说其辐,白雨洗天泊烦促。绿蒲紫荇媚回塘,摇摇瘦青环橚矗。

景长台榭翳复明,百尺虹腰粘净渌。神观翛然物外归,一簪斑箨动凉飔。

天上广寒之宫不足羡,人间缥清百斛真吾师。

轻分骤别伤情黯。惜花闷月香消减。愁缓缕金裳。纤罗透薄凉。

轻蛾颦浅黛。山远■■叆。天碧晚来晴。啼鸦更几声。

山凹晓日上三竿,兰渚停舆露未乾。乍煖已教衣攃絮,那知江店尚春寒。

十里芜城,风景异、漫天飞雪。叹半载、蹇驴皂帽,空弹长铗。

雁字不传云外信,梅花正忆窗前月。望乡关、咫尺路偏迷,堪呜咽。

画虎志,终消歇。雕虫手,遭摧折。笑寒宵拥被,鹿裘如铁。

世态何须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热。看热肠、清泪几销磨,英雄血。

未快溪桥踏雪心,朝阳已复上遥岑。
可怜昨夜琼瑶迹,化作春泥尺许深。

子非池中鱼,安识鱼心乐。池鱼非子心,此乐竟何托。

乃知鱼与我,所乐皆自然。升沉各有适,动静同一天。

北海垂天云,西江斗升水。宁知涸辙馀,中有扶摇起。

观水固有术,观鱼意何如。我意傥相契,烦君寄素书。

朝日照绮窗。
光风动纨罗。
巧笑蒨两犀。
美目扬双蛾。

一年强半已天涯,入眼南鸿影欲斜。青桂雨迟初著蕊,紫薇秋晚尚开花。

病夫颇厌通侯菜,久客难分小妇茶。道是薄寒人又中,模糊无梦不还家。

木叶晚萧萧,名僧浣酒瓢。楼台新北固,钟磬旧南朝。

云态从风变,江声入海消。廿年行役处,几度系兰桡。

浮世繁华一梦休,登临因忆昔年游。
人归依旧野花笑,玉冷几经坟树秋。
风月过情须感慨,江山多恨即迟留。
如今纵拟夸才思,事往情多特地愁。
龙山僧舍多,亦自少佳处。
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
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
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
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
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
即对石莲池,一诵碧云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