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匆匆、蒲团一觉,仙源非复前度。乱红飞尽清溪暗,谁与斜阳为主。
春又暮,问树上流莺,经几闲风雨。画船自渡。只那日门前,依依流水,呜咽学人语。
还记得,倩影盈盈载路。蝶裙钿朵无数。断肠只有花能解,费尽酒边诗句。
嗟我误,悔不向、花间荷锸同春住。明朝甚处。待载得香魂,苏家坟畔,吹笛踏青去。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山河德履孚潜显,江汉仁风被迩遐。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
和熹未寤还威柄,明德犹疏抑外家。欲次徽音难仿佛,空馀流恨入哀笳。
力行先孝友,潜处伴耕樵。日奉斑衣戏,风移尺布谣。
白头方得禄,朱绂便登朝。车作骅骝折,松烟喝鼓箫。
幸饮修仁水,曾无陆贾装。通江知蒟酱,掷井忆沉香。
椎结终无赖,羁縻或有芳。茹茶心事苦,愧尔颂甘棠。
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
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
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
时去事己往,令名天壤俱。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
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
媲美巡与远,伟哉皆丈夫。
风吹树枝雪,片片点人衣。尘浊有清意,半因忙失之。
僮来语汝,约法告而曹。吾所命,只数事,汝母嚣。记来朝。
红药栏干畔,缚棕帚,摩苔石,除菊蠹,移兰盎,早须浇。
庭际几头丹鲫,戏蘋藻、粉饵时调。便闲将短竹,扶植美人蕉。
弹雀驱枭,莫逍遥。
宜勤应答,捷趋走,护书箧,整诗瓢。燕几侧,博山内,水沉烧,火毋焦。
煮茶铛频熟,便蟹眼,听松涛。吾无事,痛饮酒,读离骚。
若有客来时候,须涤盏、频进香醪。且抱琴吹笛,长醉侣渔樵。
门掩无敲。
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
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
岁序严凝日,仙踪断隔时。荒途无古剑,高冢有新枝。
此身飘泊苦西东,除我无人与子同。好景采抛诗句里,忘机相对画图中。
莫嫌憔悴无知己,赢得风姿似钓翁。野艇几曾寻水去,茫茫万事坐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