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雪蝤蛑鱠,生香茉莉杯。
高似孙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
昨日秋遂分,村村歛禾黍。
半夜宿田人,相嘑深陂雨。
駸駸马上客,厌浥投何所。
暮发邹子城,朝期饭东鲁。
据鞍思假寐,颠坠惭不武。
俯畏道旁石,颓然如伏虎。
远惊荞麦华,白水漫洲渚。
安能叱吾驭,亲闱寄西楚。
念昔卧苏门,夙兴犹及午。
岂谓从一官,羁离遽如许。
归欤惜迟暮,幽愫将谁语。
赖尔草根虫,助我长吟苦。
玉人为我殷勤醉。向醉里、添姿媚。偏著冠儿钗欲坠。桃花气暖,露浓烟重,不自禁春意。
绿榆阴下东行水。渐渐近、凄凉地。明月侵床愁不睡。眉儿吃皱,为谁无语,阁住阳关泪。
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鸿雁几时来,目断暮山凝碧。别后故园无恙,定芙蓉堪折。
休文多病废吟诗,有酒怕浮白。不是孤他诗酒,更孤他风月。
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今日声明光旧物,
共看旌旆拥书生。斩蛟桥下谿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破帽青衫又一回,当筵舞袖任他猜。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相尊作党魁。

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宵来吉梦还知否,万树青山早放梅。

多少真官学大还,只将白雪换赪颜。争如净饭真王子,巢顶穿芽大雪山。

北风腊八寒云白,海子金堤冰一尺。学宫之东禅院西,?户商歌老夫宅。

谁来下马能相呼,问著便是高阳徒。目摄鸱夷共解带,平头奴子向市酤。

即无十千买一斗,恰有三百提双壶。厨中苜蓿稍可办,仓卒为君佐欢娱。

忆昔逢君广陵道,伏阙上书行草草。强欲遮留小犊车,挥杯不顾伤怀抱。

我从光州持服行,访君兄弟娄江城。扁舟相送昆山下,涓滴未饮涕满缨。

只今日月光华旦,弹冠交庆当隆汉。君为至尊符玺郎,我作先生广文馆。

掀髯大酌未辞贫,握管分题亦堪玩。此时不饮胡为乎,帘外雪花复零乱。

人生遇酒且尽欢,丈夫未足羞微官。岭头我已捆行屦,湖上君曾持钓竿。

袖有吴钩何所用,藏虽越锷借谁看。梅福讵知逃市易,刘伶岂但闭关难。

笑谓东方差解事,陆沉金马在长安。

三蜀古名郡,泸川古名州。我来值残暑,偶此数日留。

新秋忽改节,凉风渐飕飗。逍遥散前除,仰视天宇周。

征鸟去不息,白云亦悠悠。佳人渺何许,重林蔽层丘。

秋日复西迈,大江自东流。良辰不我与,古道旷莫酬。

愿闻瑶华音,行矣旋吾辀。

乔木千寻,竟困斧柯。
屈原特立,终陨汨罗。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
纵如贾谊,犹滞长沙。

从师出塞一年期,几度山前暗泪滋。知尔旧乡情倍切,梦中白发两垂垂。

阴霾昏日月,妖气塞乾坤。战血流淮水,音尘隔蓟门。

浮荣槐蚁集,丛谤棘蝇喧。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

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顾我频年历长道,壮怀洒洒秋雯高。

惟有清寒助吟兴,仰看突兀心迢遥。有时下马发长啸,日月回薄山动摇。

天都直上果可到,好瞻北极趋晨朝。徙倚翻思尘世苦,身为形役徒奔劳。

却忘身即在尘世,谁见匹练流寒潮。

天意吁可怪,无端夏雪飞。纷纷断江路,片片送春归。

愁说临安事,忧闻溧水围。无憀还对此,默坐念庭闱。

庑下浮沈老伯鸾,树间寂寞隐申蟠。
主翁倘解怜芳洁,莫作藤萝枳棘看。
江南燕,轻飏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绿杨芳径莺声小。帘幕烘香桃杏晓。馀寒犹峭雨疏疏,好梦自惊人悄悄。凭君莫问情多少。门外江流罗带绕。直饶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闲过了。
归去乐,归去乐。
山上山花红灼灼,山下山酒香漠漠。
折花自插还自酌,说渠万贯扬州鹤。
乐莫乐兮此一归,禽知我知渊明知。
三者之外知者谁,劝君缄吻藏高枝。

邑属韩公后,遗型万代观。士敦文定富,民朴政宜宽。

地势雄堪镇,岚光秀可餐。高风与形胜,瞻仰藉微官。

万井人烟集,相看等一家。察情周疾苦,问俗到桑麻。

吾道诚能尽,民生自有涯。蒲鞭虽示辱,黎庶莫轻加。

折狱须仁术,如山案定时。是非容己判,得失有天知。

此俸能无愧,斯民未可欺。愿君常懔念,止水寸心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