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十有四年秋八月,胡笳吹尘暗城阙。汉家天子亲出师,旌旗如山令不发。
将军意气如飞熊,腰间宝剑双白虹。长戈一麾四十万,六合惨澹多悲风。
胡天冥冥夜飞雪,将军奋呼山石裂。平生铁石旧肝肠,化作乌鸢口中血。
君王龙驭今在途,臣身已死谁为扶。中兴功业吾岂敢,君王独归臣不返。
裕陵松柏自千年,臣归祔葬桥山边。英魂或助天飙起,长为狼山扫夕烟。
宜春才子清时望,精神峭紧才疏放。野服不游城市间,扁舟秖在江湖上。
往年访我珠林游,草屋榛溪相往还。是时八月十五夜,明月东上仙槎山。
君船政系游头树,玉瓶双倒金陵酒。满洲风露听歌呼,水面寒光碎星斗。
别来鸿燕邈相疏,宋郎忽寄云中书。碧笺丽句细作字,秋水掩冉生芙蕖。
东南转战几千里,白云在山招不起。使者空寻颜阖庐,神仙还入东吴市。
今年五月劳远寻,快阁矶头江水深。手持轻箑忽赠我,使我披拂清烦襟。
如何相逢即相别,回首音尘忽超越。松桂早已见清贞,云月何由比高洁。
知君惯作汗漫游,扬帆鼓枻春江流。重湖烟雨葭菼绿,我亦飘飖随白鸥。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誇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危疑不决问巫咸,贞吉须过六月三。喜听鹊声鸣始旦,强缘鸟道出重岩。
病身有托虫依蓼,家计无存水透蓝。云雾不迷飞鹤路,雅音无惜寄泥缄。
迢遥乐平境,寥泬潇湘空。日月光相照,兰椒气未穷。
大招三楚内,余怨九秋中。微有怀忠赋,谁当继国风?
雨气余三峡,云彩藏孤台。雕旗傃暮野,绮席挥春杯。
神仙度影尽,年岁浮心摧。噭噭巴猿响,疑为楚王哀。
君门今阒寂,佳人宁再来?巉岩蒙山路,威纡涧岭斜。
池光疑秋月,泉蕊代春华。寒溪聚瑶叶,浅径萦金沙。
洒然坐相望,高亭流水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