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二 苔梅

紫葆初含故叶稀,孤茎独秀绿茸肥。晴云润浥虬枝软,倒写溪光碧玉围。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上皇銮辂重巡游,雨泪无言独倚楼。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

风声止雨岁云暮,雪态兼云昼欲昏。共喜高轩归别墅,肯临画戟对清樽。

埋轮前事空豺路,授简英辞踵兔园。是处梅花寝消息,更凭玉藻为招魂。

灵均侈山林之乐,薄笼绡袴,
幽放檀心。妖舞春风身醉香,
力难扶也。

力小惭形渥,心同傒栋隆。忠能当世事,信可沃宸衷。

长往公何遽,孤鶱我最穷。老来难得泪,独为洒西风。

男儿立志在人前,读书稽古师圣贤。男儿置身在人后,大器晚成何不有。

愚堂先生愚不愚,得兔忘蹄还守株。雕虫末技无足羡,只手弄丸如弄珠。

明珠擎出光照乘,不肯待沽惟待聘。随人逐队走高凉,三年一度成熟径。

今朝结束还出门,春雨如膏路泥泞。嗟君此去何匆匆,旧路经过仍蹭蹬。

断科使者严如师,闻风疾走休迟迟。临岐恰好成春服,客到刚逢上巳时。

黄梅熟后理归棹,回首家园见荔枝。中间奔走百馀日,风光到处均劳逸。

贫士囊中纸裹钱,买醉旗亭非所恤。归来举似住山翁,笑杀东林辟支佛。

问君大笑胡为哉,闺中有女歌摽梅。十年不字良有以,寸珠尺璧难自媒。

君不见龙藏大泽生变化,忽为霖雨为风雷。丈夫得意会如此,也须直上燕昭台。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辞家去作入彀英,气拂天狼夜无迹。
庙堂尺箠鞭羌雏,智名勇功付壮夫。
引弓没羽世自有,敢闻上策当何如。

吕梁洪水激冲波,桂楫兰桡此处多。去日少年归日老,人生能得几回过。

束刍食骐骥,斗水活蛟龙。辕下虽可哀,泥蟠未必穷。

解骥就衢路,借龙起雷风。寥寥四海广,去矣君安从。

一瞑纤尘不挂胸,惟哀耋母暮途穷。仁人锡类能无意,今古由来孝治同。

万籁萧然景已秋,繁音飞递上高楼。庭柯也解伤迟暮,并作西风一夜愁。

墨王亭畔荻芦删,放眼湖天旷莽间。渔艇远横衰草岸,人家低占夕阳山。

残香寂寂荷千顷,秋色年年柳几弯。却叹征车待明发,故园空得暂时还。

学语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
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宽展竹篱通。
残梅尚守清帘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拂槛爱贞容,移根自远峰。已曾经草没,终不任苔封。
叶少初陵雪,鳞生欲化龙。乘春濯雨露,得地近垣墉。
逐吹香微动,含烟色渐浓。时回日月照,为谢小山松。
炼形仙入天聪洞,卓锡僧归石柱庵。
穷胜不知天已晚,归来药径月盈篮。

烽燧春尤急,人才叹寂寥。恨无黄石略,难致碧幢招。

守堑宵仍甲,防城晓未桥。又传经一雪,残哨亦萧萧。

绕槛碧成围,岩阿淡夕晖。野僧烟外出,幽鸟画中归。

山与人同瘦,云随叶共飞。闲居多乐趣,好静自忘机。

缀玉复骈珠,半是伤心句。难道无愁也说愁,总被多情误。

把卷忘梳头,掩卷秋窗暮。帘影初昏未上灯,淅淅梧桐雨。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