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道上高坟古郁林,夕园空锁碧藤阴。人言啼鸟多情思,却为谁家作好音。
画桨柳心,凉篝烟隙,时光如许须醉。拢弦声乍动,满座飞蛾翠。
弦耶一条条碎。是愁耶、一声声泪。万里思乡,三秋惜别,多少客无寐。
开帘望、江天雾。有江云曳鸟,江月窥水。树深孤塔出,沙远群山媚。
西陵明夜疏篷枕,定有梦、依依来此。怀未已。听残响、泠泠又起。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清晖镜拭,拥翠云渺弥,凉沁空色。万绿田田,露重风轻,远香飞入瑶席。
高朋沆瀣欣同志,更寿祝,祠宗千亿。况座中,群彦汪洋,俨泛五湖归舶。
何物催租败兴,恨无牡菊火。噤尽蛙蝈。还俯虚栊。
云影华香,一刹烦襟冰涤。人生乐事知音聚,漫惆怅,萍踪南北。
又晚霞,添助诗情,柳外断红菡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