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踏尽匡山十载云,却抽秋鹤九皋身。明明似为溪毛熟,笑整西风不屋巾。
画里诗仍好,萦回自一川。湖晴岚气爽,浪静柳阴圆。
赋咏成珠玉,经营起雾烟。当年满朝士,若个在林泉。
鬓霜堆白。竟浪寄萍踪,他乡旅食。玩月才过节后,恰逢今日。
栖迟却在鄘南地,想金台、去秋此夕。主情深重,绮寮酒醴,银灯肴核。
叹马齿、忽加又一。更剪烛西窗,数敦前席。椒醑盈樽,醉我衰颜生色。
人生满百无多见,已年同、陈情李密。雨声廉外,蛩声榻畔,枕酣忘客。
琼玖相要结,光辉比明月。佳期倏弦望,昭质匪圆缺。
云裾振丹陛,章甫滞诸越。忘年感绸缪,揆予伤薄劣。
所期峻明德,离合弦与括。
百折桃花峡,迢峣势逼天。乱山青叠浪,远树绿沉烟。
叱驭疑无地,当垆别有廛。乔松一再抚,霄汉日常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