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里湖静不波,云覆湖半阴。桨牙萍面画,载酒复携琴。
先生旧隐处,孤屿恒幽沈。舣岸上苔磴,好风飘我襟。
翠丛识芳躅,石泉明素心。梅妻鹤为子,廿载随啸吟。
时或李薛偕,烟景供登临。胸怀既荡涤,那复尘虑侵。
乃知冥冥鸿,迥异樊中禽。低徊诵遗稿,托意何遐深。
安得大痴哥,铁笛吹空林。一声破天碧,晚峰排千寻。
潇洒开元士,神图绘辋川。树深疑垞小,溪静见沙圆。
径竹分青霭,庭槐敛暮烟。此中有高卧,敧枕听飞泉。
忆昔南湖杯酒歇,秋风秋雨人离别。依稀光景二十年,啸吟梦断吴山月。
今春访旧来虎丘,偶到阊门一泊舟。城门贳酒逢姜子,执手惊看雪满头。
雪满头兮犹未苦,闻说朝趋丞相府。可怜燕许庙廊才,索米长安望烟火。
相君罢政宾客散,客亦南归返乡县。春风茂苑喜重逢,殷勤话旧堪三叹。
劝君不如归故山,读书依旧掩柴关。风尘几许纷华子,转眼亦复非朱颜。
嗟我年华过半百,诗酒溪山还莫逆。四明山水是君家,憾不相随挂帆席。
黄芦岸侧黄陵下,雨湿天低水交泻。灵旗暗逐往来风,人间那识苍梧野。
倾心奉君无二心,抚弦断绝悲人琴。相望不尽泪中血,零落可知湘水深。
湘东更有蒙谗客,憔悴千年滞冤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