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三 和董弥大中秋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猜你喜欢
汉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对花阊阖静,过竹吏人稀。
裁诏催添烛,将朝欲更衣。玉堂宜岁久,且莫厌彤闱。
不与饮尽孙权酒,正欲画屏笔脱手。
一点凝墨状生蝇,剔之不飞心始惊。
献之兴来拈起笔,笔如解飞自钩掣。
戏染松烟作牸牛,脱似偃角眠沙丘。
萧贲深得鹤三昧,胸中不与造化碍。
一幅素绢如片天,雪翎欲起凌苍烟。
僧繇醉后齁齁睡,睡起濡墨作石块。
擘山裂岩而拿云,或如伏虎如露拳。
恺之画兰藏玉笥,开而视之已飞去。
安得翠叶成寒丛,四景常使飘春风。
闻道南齐宇文焕,精笔妙墨扫芦雁。
低颈吸水昂颈飞,髣象荷枯沙瘦时。
唐有处士吴道元,丹青之余多画猿。
状出抱子落寒泉,又如弯弓绕树奔。
季成画虎常作怒,鬼神不敢正眼觑。
但见纸上生狰狞,开口解啸风悲鸣。
叶公好龙故学画,不觉心孔开一罅。
纸上笔画方似龙,风鬐浪鬣来争雄。
韩干画马得滋味,霜蹄巧作追风势。
可怜张口嘶无声,只惜风稜瘦骨成。
江头细草为谁绿,只有风烟相管束。
阮瞻收拾草精神,笔端与草私为春。
画鱼古有康灵叔,掷头摆尾万鳞足。
红鲿紫鲤成队行,跃碎琉璃跳上冰。
仁老胸中有雪月,画出梅花更清绝。
鲁直嗅之嫌无香,幻出江南烟水乡。
张臻虚心而学竹,风雨潇潇生锦轴。
风枝雨干欲化龙,不堪裁杖扶葛洪。
钱觐画松扫烟雨,松梢鹤立飞不去。
凌风傲雪冷几时,翠色不改常清奇。
王维笔下多山水,千山万水一弹指。
万顷玻瓈碧欲流,千层翡翠波上浮。
有时画出几枯木,一片落霞间飞鹜。
有时画出古涧泉,浪花滚滚人不闻。
有时花落鸟啼处,正是千林俵秋雨。
有时日暮鸦鸣时,烟际钟声催月迟。
有时移却潇湘岸,移入洞庭彭蠡畔。
有时掇过天台山,相对雁荡烟雨寒。
古人去后无人学,学者往往得皮壳。
鬼神却易狗马难,匠世未能窥一班。
见君丹青与水墨,笔下剜出心中画。
一发才精百发精,留取后世不死名。

见鹢恬徐退,看鸢喜讵飞。飞芦欲何适,绕绿打红围。

道情平澹世知稀,一奏良刀便入微。官似澄江清见底,心同高鹤倦思归。

春栽荷芰成初服,晚脱华簪伴衲衣。閒上竹楼楼上望,青山依旧对玄晖。

耒阳知县非知已,救厄无踪岂忍闻。
若更声名可埋没,行人定不吊空坟。

河桥雨过柳条新,野岸冰消草色匀。几处秦楼春自好,一瓢颜巷客长贫。

流年不用悲明镜,高谊惟应愧故人。翘首石潭潭上路,东风那得有车尘。

九衢花月万家灯,忆在钱塘与广陵。过去豪华春似梦,老来心赏冷于冰。

苏耽仙后还为鹤,房琯生前本是僧。唤取家人多置酒,只将寂寞付瞢腾。

谠言忠谏阻春霄,放逐南荒泽国遥。五梦楚兰香易染,一魂香水渺难招。

风声落日心逾壮,鱼腹终天恨未消。却借微香荐蘋藻,海门何处问渔樵?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檝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奔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山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原,永乏济世具。
以北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雇。
雨馀村落回,祗有鹊营巢。
一迳晓烟合,千林春翠交。
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
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

七尺魁梧报主身,丁年曾许靖边尘。数奇李广侯何暮,才美陈平食不贫。

射虎东吴传气概,刺船南国羡丰神。沧江白发聊为乐,恐有非熊起钓纶。

风暖客衣轻,山行眼乍明。
人非少年事,泉作旧时声。
草屦春游倦,茶瓯午睡清。
不教身自在,城郭莫烟生。
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
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
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汉世传名郡,于今列邑疆。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

夜色人初定,花香牖暗通。
蒲团清课后,纨扇艳歌中。
掩卷思寒素,挑灯看女红。
痴儿不解事,头困触屏风。¤

五月五日天中节,万崇千妖俱殄灭。眼里拈却须弥山,耳里拔出钉根楔。

钟馗小妹舞三台,八臂那吒嚼生铁。

杨岐老人琐口诀,万里长城一条铁。斫牌禅客如到来,不动金槌脑门裂。

软红尘海春前误。辛勤乍识罗浮路。不意旧繁华。怜它空色花。

滕王休画影。幻梦年时醒。生怪去匆匆。山深云乱封。

北阙承恩重,东城望泽深。郎星千里动,卿月一方临。

莫羡王乔舄,须鸣子贱琴。征书他日下,应慰故人心。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但见今之讲周、程、张、朱者,以为周、程、张、朱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张、朱卒如是而止,则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也。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

  黄生过此,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