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行二首 其二

扶桑跃阳彩,海气腾瑶光。六龙抗斗枢,九帝开云阊。

振衣蹑仙踪,飞辔骖鸾翔。仰身操天瓢,手勺沆瀣浆。

朝嬉太乙馆,夕憩玉女堂。驰情览八极,纵目穷遐荒。

环运无恒存,逝代多隐伤。回旌拂九曜,捷步登文昌。

进谋芝盖侧,待问紫玉房。群灵赠大药,诸御传神方。

无惜一粒分,遂令民寿康。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
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汤泉海涌气云蒸,垢去心安身倍轻。谁道圆通非外护,却因妙触得宣明。

逴得诸方恶毒些,归寻刻骨旧冤家。深深掘窖都埋了,翻铁面皮谁识爷。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天镜环千峰,苍翠立云表。渔舟破浪来,泛泛一叶小。

云门若耶间,迨此素秋杪。登览不可迟,去若孤鸿矫。

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瀴溟万万夙未届,对此茫茫八埏隘。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

砰岩磓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

殷天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一信将无渤澥空,再来或恐鸿濛湿。

唱歌踏浪输吴侬,曾赍何物邀海童。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

我思此语等儿戏,员也英灵实南避。只合回头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

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

雨霁苍龙阙,月明虎豹关。虚阁遥闻清漏,鸟宿禁林安。

左掖金铺半启,西内钟声初动,玉殿上香还。草承瑶佩湿,花映鹤袍丹。

正高城,击柝罢,小星残。身绕凤凰池上,归步信安闲。

忝窃孤卿重任,沾沐圣师余泽,真愧草茅寒。遭逢千载异,君德重于山。

新安太守布宽仁,想见新安物物春。公暇高情倚盘石,閒听幽鸟看粼粼。

可怜风雨逼流阴,无奈芳菲恼客心。暂引江南春入眼,不辞多掷袖中金。

神圣睹河洛,造化穷阴阳。灵书秘玄言,妙测无隐藏。

临江宋道夫,精艺名久扬。为我作影数,知来意何长。

寒灰已无然,岂复生夜光。鹤化或可待,烟霞庶翱翔。

青阳去遥遥,钟叟道乃彰。观化忽神化,令人慕遐荒。

月出东溟白,天垂北斗低。砺兵思秣马,舞剑忽闻鸡。

诸葛犹存汉,田横不辱齐。英雄如有见,琐稍岂能迷?

又过分流岑,行行足聊休。流品分良难,感此胡分流。

大雅久不作,梁栋侪薪槱。蜩鸠笑鹍鹏,一是逍遥游。

吴江枫冷逆雁翔,两月两度来金阊。抖擞寒衣气瑟缩,疏窗短日留驹光。

草堂之中多雅设,琼函玉笈纷在旁。鹊炉奇古爇龙脑,棐几拂拭铺云肪。

桓家一厨久缄闭,邺侯万签随低昂。忆昔盛年大搜索,豪取动破千金偿。

眸子炯如秋月鉴,茧丝细拆犁针铓。垂老头华手不卷,缄机谬伪恣品重。

我幸此游殊不恶,一望饱眼还撑肠。大卷引丈横帛练,小帧尺寸齐圭璋。

交州雪纑越溪纸,一一开陈闻古香。江山云雾起重叠,人物草木都煇煌。

名公大篇著跋尾,学士薤书题左方。华原营丘色泽古,从苑河阳岁月长。

颠老一山天偪侧,坡公四竹风披猖。江南一片真奇逸,西蜀万本惊擅场。

元朝四家各面目,艺园三品垂芬芳。丹丘玉潭谁辈辈,方壶雪谷何堂堂。

成宏画院还退舍,绘事独数吴中强。源流分支别南北,台阁定器追晋唐。

三百年中抉粉本,前有白石后白阳。天池泼墨翻海水,尚书摇笔凌文昌。

群公衮衮那仆数,残缣涴楮非寻常。或经补缀笺素旧,间遗姓氏审谛详。

漫说寒具惊点污,细认缝印窥收藏。仅披卷册历千百,更有苞裹满石仓。

勤搜牢记穷曛旭,天风飞雪催归装。一往决眦渐探顶,胡为缩脚嗟望洋。

江湖豪翰元有数,几见什袭千明珰。吾兄矜贵手未触,有子修饰重装潢。

天机之精天帝宝,毋使六丁下取将。稼轩兰长青湖曲,壶公鲸游白云乡。

今我一见一太息,西望垄树烟草黄。文采风流不泯没,子孙永保三千霜。

理学闽南自洛传,学庸成序届行年。如今眼政知多暇,一瓣心香在昔贤。

桥前巧匠剪春罗,桥上亭亭景物和。
明夜元宵一团玉,连波还解似金波。

青青河畔草,离离路旁柳。悠悠送行人,泛泛举杯酒。

终鲜素心人,何许同携手。归来掩柴荆,无语自垂首。

儒臣赴义植彝常,恤典从优贲宠章。祀纪昭忠辉汗简,恩垂荣荫续清芳。

花溪漫忆鹃啼血,辽海犹闻鹤返乡。见说遗徽应立懦,当年慷慨重睢阳。

凭陵海若玩波神,怙恃乾坤不杀身。
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

南望盐川五里途,煮来双井水成珠。朝朝集上薪为桂,六十余家卖尽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