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碧玉镂成荷叶。周折。赛金杯。酒鳞风动红光滟。香茜。莫思归。
中吴烟水微茫地,吟边何限清感。夜深腰笛伴渔讴,冷玉花千点。
剪秀骨、香霏露染。娃宫风景教长占。错羡舟居好,几雁齿、桥头解缆,回首销黯。
仍是载酒年时,蓦然低忆,蕙炉丝袅菱鉴。断肠重唱小横塘,粉字开还掩。
纵贺老、心情未减。无端世味如云淡。好约我、垂竿手,斜雨梅黄,凭君画槛。
谁将宝瑟弹,逸响故超绝。得心应之手,有口焉得说。
宫商谐律吕,高下本定列。至音不自发,假器以舒泄。
徇名而求声,惉懘乃乖劣。怀哉葛天民,为我陈一阕。
今夕秋风至,相逢酒一觞。身虽俱在客,情得是同乡。
密竹先惊雨,轻梧不待霜。那知千里外,复此话连床。
万象回春鸟告欢,环阶青士与苍官。别联吟社堪追洛,但得溪流合号磻。
清福如君修不易,枯禅于我坐真难。绘图疑续香山会,解组归来一笑看。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盘中水晶咸,井上梧桐叶。陶器固封泥,窖茧过旬浃。
门前春水生,布谷催畚锸。明朝蹋缫车,车轮缠白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