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掖垣秀,遗此荒园中。赋质非有异,置身偶不同。
屡供樵爨余,生条幸不穷。蒙茏委榛莽,灌溉哄人工。
谓同众卉弃,忽有孤花红。□长不择地,始知元化工。
褰衣绕清癯,轻香散晨风。似感幽士知,芳意默自通。
一闻清露翻,预恐彩云空。等是荣谢理,何待植南宫。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浙河分镇压东西,铁瓮由来重会稽。地势顿惊江海近,天文全觉斗牛低。
鸣秋鼓角翻朱鹭,映日楼台拂彩霓。绿发名郎才韵秀,政成看奉紫芝泥。
万竹生秋意,林园六月初。骚人宜物色,樽酒坐庭除。
落日横孤嶂,清风满太虚。兴高归去晚,池上采芙蕖。
海月光芒湿,川云意绪閒。刚风浮地外,元气满人间。
野榜歌相答,渔灯去不还。电明知有雨,只在九龙山。
鞭尽山中石,难填海上波。敌情今已见,天意竟如何。
流涕书生策,伤怀猛士歌。腰间雄剑在,谁更说横磨。
此日闭门惟伏枕,枕边一手把残编。谁言绝塞无朋友,纸上相逢百十年。
黄鸟间关最有情,大堤行处落花轻。亦知春色临邛好,绿绮携将出锦城。
诏书午夜下天阍,父老惊疑破涕痕。何故夺门同景泰,有谁感泣似兴元。
宗贤负扆应艰选,旧制违时讵可援。自是老臣过忧虑,孤忠无路达修门。
静意便野性,新凉足高寝。山屋夜雨来,攲枕谈岁稔。
离鸾别鹄知何似,自叹飘零天一涯。斜日尽堪悲宿草,余春无意表孤花。
也曾伴我题黄绢,犹记窥宾隐绛纱。往事追惟难遣处,聊将痼疾托烟霞。
钟山常在望,惆怅有谁登。蹑履过灵谷,披云拜孝陵。
荒途迷乱草,深涧咽寒冰。香火馀宫监,悲凉向野僧。
晚霞零乱雨初收,露柳风蝉昨夜秋。闻说元规偏爱月,肯容王粲赋登楼。
谁言有策堪经世,不拟将心更养愁。何处少年吹玉笛,欲回天地入孤舟。
弘羊好聚敛,讟谤迄终古。平准虽锱铢,所困在商贾。
论功次士安,计罪薄介甫。安得生斯人,暂息闾阎苦。
玉帐牙门异昔时,怜君万里赴戎机。渡江裘马多零落,今日参军尽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