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曲院风荷赠别

露叶漾涟漪,风凉水院时。翠轻愁欲断,珠圆不自持。

低昂随芰盖,翩翻卷钓丝。盘折惊鱼游,规荡宿禽疑。

为语莲舟女,聊将赠别离。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念别灉湖去,浮舟更一临。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
南郡延恩渥,东山恋宿心。露花香欲醉,时鸟啭馀音。
涉趣皆留赏,无奇不遍寻。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西风簇浪花,太湖连底冻。
冷照玉奁清,一片无瑕缝。
面目分明,眼睛定动。
不墯虚凝裂万差,漆桶漆桶。
吹尽尘襟亦快哉,心期千古一时开。
清风满峡谁收拾,即此清风播后来。
忽闻车马下天来,拥术阗衢拨不开。
六十七年无此客,灶前老隶亦惊猜。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我友中书君,十年抗师席。当时门下士,往往继科籍。

乔生西南来,竦如木初植。良材就斤斧,规矩应丈尺。

文场才弱冠,已破万人敌。而犹不自满,欿若字未识。

朅来过我堂,每语终日夕。谈诗辨格律,论字穷点画。

微言析豪芒,独诣超畛域。纷纷科举徒,未暇论与策。

古文时所弃,似子宁易得。吾生好讲学,久矣抱深默。

爱子方起予,胡为重行役。勖哉千里途,及此分阴惜。

少年岂可恃,我已非白晰。文章未足论,太上贵立德。

而师有严规,我语赘何益。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亭之东,幽山红。东来紫,有无中。青阳动,甲荄通。鞭列缺,驾丰隆。

发其英,百宝丛。神哉沛,落花风。花谁始,风无终。澹容与,曳遥衷。

群生啿,众嫭同。芳菲菲,布空蒙。

银海浩茫茫,问梅花寄我,何处好消息。家山东一角,村树城峦失遥碧。

谁横楼笛。唤醒荒驿栖鸦,驮平芜冷色。水外沽帘,篱舍两三恁萧瑟。

湖烟起,千峰夕。又昏黄、挂上斜日。琼妃垂缟袂,独夜空山定余忆。

梦须相觅。奈一天、凄风愁月,翠羽明珰总迢隔。晓起重看,万里依旧寒白。

群峰叠叠水滔滔,跋涉都忘旧日劳。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

百斛明珠米在仓,沉香火底捻银簧。
人生行乐那须许,多少边兵未有粮。

流水潜穿屋下篱,青山屋上数峰奇。佳园已有温公句,何必裘公更写诗。

草泥聒聒吠蝼蝈,枣花落尽桐阴密。舍南舍北棹缲车,山后山前闻打麦。

新篁解箨来薰风,脱巾露坐双鬓鬔。清泉白石足佳处,人世炎炎如甑中。

兽生文蔚,凤亦五色。绚彩火然,岂由画饰。猗欤若人,不扶自直。

数仞难窥,万顷谁测。

四教必修,九德斯备。往行前言,多识罔匮。一见口传,暂闻心记。

生知之敏,昔餐今至。

艺不兼游,择其从善。苞罗载籍,绝妙虫篆。该综名实,宪章朝典。

不体良才,孰营心辩。

在昔未遘,乃眷伊人。余未倒屣,先枉清尘。顾惭菲薄,徒招好仁。

倾盖已旧,久敬弥亲。

范张交好,升堂拜母。亦蒙吾贤,此眷之厚。恩犹弟兄,义实朋友。

岂云德招,信兹善诱。

欣遇以来,四载斯日。运谢如流,时焉岁聿。月次既穷,星回已毕。

玄象昼昏,明庶晓疾。

妍拙不齐,方员各取。子登王朝,为代规矩。余栖一丘,卧痾静处。

同尽性分,殊涂嘿语。

得于神遇,相忘道术。若水之淡,乃同胶漆。岂寄呴濡,方申绸密。

在心为志,非诗奚述。

淡妆素服出天真,彷佛罗浮世外身。自与芝兰同气味,不须霜月借精神。

暗熏诗梦春先到,光映书帷夜转新。三嗅怅然成独咏,为怜清绝更无伦。

郡城楼阁绕江滨,风物清秋入望频。铜鼓祭龙云塞庙,
芦花飘市雪粘人。莲披净沼群香散,鹭点寒烟玉片新。
归去杜陵池馆在,且将朝服拂埃尘。

叫得神明力,挽回天地心。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阴。

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燕尚有情迎社到,蝶空无梦过时休。

灵山会上旧家风,脱略从兹势莫穷。
金斗峰前重漏泄,莫将附子当天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