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亲宾情话款衡门,把酒挥毫气吐云。何日宽思返三径,一樽重与细论文。
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
向津楼斜倚。隔花鞭影回头指。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
问师何意。将三春、锦片年光,掷与江东,野外沙际。
况逢连岁关河,满斜阳、荒亭衰垒。怕他年、又红鲤无书,金鸿少使。
欲倩神僧咒,为君禁住流水。
江山同一枕,何梦与神游。紫气围黄鹤,青天坐白牛。
古今云汎汎,天地水浮浮。莫道双凫外,王乔不可求。
蚕蛹成蛾桑柘稀,海棠花发照窗扉。离骚读罢无人会,独立溪南看夕晖。
别后相思瘦玉肌,不堪重著看花衣。恨君得似梁间燕,社日辞家社日归。
漠北称臣绝战争,岂同高祖困平城。君王不重倾城色,任尔琵琶谱怨声。
畏对青山老一秋,逢春又向碧岩游。凭空为问蓬莱客,何物能消万古愁。
开府旌旗出郡城,星岩湖水照澄清。停车问俗群生遂,拄笏看山万宝成。
岂为吟秋耽胜赏,祇缘倾盖见高情。洞龙山鸟俱翔集,来听辕门鼓吹声。
混沌不分处,三缘未合时。神通难可测,佛眼莫能窥。
坦荡全躯白,安眠露地肥。为耽春色好,又被业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