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亦庵

三年衰病借閒房,冷局无端作笑场。迟我别峰凭地主,还他华屋与空王。

蟪蛄聒耳山犹浅,鶗鴂伤心草不芳。多谢门前生耳树,重来应恐是迷阳。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古树含风长带雨,
寒岩四月始知春。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匀。
前后登临思无尽,年年改换去来人。

先生笔底有风雷,训练强兵自握机。埋狱龙泉须敛锷,蕴山荆璞不藏辉。

经丘觅壑滁山乐,问舍求田颍水归。本论实宗原道说,眉山何事不传衣。

正尔清寒与世殊,地灵不受柳诗愚。
昼长何似醒幽梦,碧玉壶深贮雪腴。

手摘酴醾剪牡丹,山家草草亦杯盘。溪头一夜风吹雨,又作残春几日寒。

故人死别逾三纪,喜见传家有凤毛。清代閒官得名郡,心存忠孝道能高。

涛声寒泊一城孤,万瓦霜中听雁呼。
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穹商日夜荒歌舞,乐岁东南困转轮。
道谊既经功利重,临风还忆董江都。

帘外游丝飞去了。打叠闲愁,断送啼莺晓。一曲画栏银月小,玳床人倦残春杳。

生怕金铃催宿鸟。叫过三更,月与花都少。斜倚博山幽恨悄。

双眉做就堆烦恼。

贩商公事名才吏,钞掠平人号战多。
相貌奇厖心惨刻,天生此辈欲如何。

熨愁痕,寻梦迹,待撇怎生撇。记得年时,扶病送时节。

可怜微雪重门,昵人和泪,却刚是、仲冬廿七。

正凄切,何日一舸春江,来迎小桃叶。翠羽珠钿,重把旧盟结。

尽判折了浮名,樱桃花底,消受个、半生怜惜。

斜身含远意,顿足有馀情。方知难再得,所以遂倾城。

紫云扶日上盘盘,花气薰衣露始乾。行处不禁春色恼,回身却倚玉阑干。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凤叫丹山鹤在林,吾生只合老墙阴。学琴未解幽忧疾,去国常怀浩荡心。

亲见蛾眉成碧血,何来骏骨市黄金。不才自分终无补,敢向明时怨陆沉。

密蕊临风香细。艳雪几枝分缀。不复结春愁,占断小园秋霁。

庭际。庭际。妒杀一丛丹桂。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

茅檐烟火数家村,且乐天年付子孙。卧看白云生远岫,任教芳草长閒门。

清阴石上寒侵枕,流水台前月满樽。忽喜故人书信到,高风谓我有谁伦。

晨起科头坐小斋,纷然寒雀噪空阶。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

信口讴吟聊趁韵,见人觞奕也开怀。衰年自觉精神减,何幸君王许赐骸。

听得邻家笑语温,娇痴儿女话黄昏。何人踏月归来晚,剥啄街头尚扣门。

老辈西斋,纵横甚、才华无敌。记曾见、酒酣以往,高吟撼壁。

诗妙共惊神有助,书工更觉行逾密。恰当时、狼藉满贫家,何尝惜。

一转盼,伤今昔。人争购,如和璧。喜深情我友,犹珍此册。

阅竟茫茫增百感,风流一去无消息。问后来、健笔起骚坛,谁其匹。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