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希夷

不信先生语,刚来帝里游。
清宵无好梦,白日有閒愁。
世态既如此,壮心应已休。
求归归未得,吟上水边楼。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猜你喜欢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仙人多在丽谯居,况对西山爽气余。
若向湖滨属佳句,莫忘秋水落芙蕖。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
知君此去足佳句,路出桐溪千万山。

云锦山前鍊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一从飞鹤归玄省,烟雨潇潇玉局坛。

城头霜落月离离,匝树群乌欲定时。会有人占丈人屋,微风莫自袅空枝。

星初渡,月乍吐。闷酒斟残留不住。语声低,泪痕齐。

几回欲别,此际离离。依。依。

行不免,情何遣。衣带长江天样远。百般忧,两边愁。

无聊夜月,有恨清秋。休。休。

泠泠韵玉泻云根,万点琼珠溅墨痕。瀛海仙人同载笔,桃花宁问武陵源。

筠裁骨骼巧玲珑,寸草光中幻化同。龙甲片含天水碧,鲛绡影透海霞红。

银花璨动长空月,宝带交飘午夜风。瑞兽喷香珠翠绕,分明人在水晶宫。

一息于今罢,平生讵可规。天长晓露促,千龄谁复知。

华堂一相舍,松帐杳难窥。万祀藏珠应,千年罢玉羁。

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绝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后尘询父老,初日指村墟。共识三驱意,何劳《谏猎书》。

带围消,巾角蛰,扶病伴春住。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

竹西路。长思小圃寻香,携手订花谱。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

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落,更谁脱、宫衣相顾。

黄河曲注通千里,浊水分流引八川。仙查逐源终未极,苏亭遗迹上难迁。

眇眇云根侵远树,苍苍水气合遥天。波影杂霞无定色,湍文触岸不成圆。

赤马青龙交出浦,飞云盖海远凌烟。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榜人欲歌先扣枻,津吏犹醉强持船。

河堤极望今如此,行杯落叶讵虚传。

三杰後,福寿两无涯。食乳相君功未既,妩眉京兆眷方兹。富贵莫推辞。
门两戟,却棹一纶丝。莼菜秋风鲈鲙美,桃花春水鳜鱼肥。笑傲霅溪湄。

诗一章。琴一床。消得春光白昼长。身世两相忘。

坐亦良。睡亦良。任取傍人笑我狂。心在水云乡。

县幽多水石,栽竹亦成畦。
听雨公田近,开窗月岳齐。
宿禽无别语,病马立閒蹄。
夜坐闻清唱,何人钓月溪。
古帆未挂时,后园驴吃草。
日短苦夜长,行人须及早。

秦淮原接大江流,绮阁还临白鹭洲。五马旌旗曾北渡,八公草木护南州。

夜寒玉漏严城雨,月满铜驼故国秋。江左繁华零落尽,几时王谢更重游。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盖监司之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之而中国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此赏重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埸之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之宜。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而苟逃讳忌之诛。伏惟陛下幸赦而留神,则天下之福也。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