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辰极不改北,沧溟日输东。
圣道亦如是,味者自异同。
哇郑迷世习,舍鱼当取熊。
蓍龟期吾子,此语闻先翁。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边地山川自汉家,蜂旗图画拂云斜。江干战骑膺如虎,塞上神兵斧似鸦。

羽檄故应烦号令,星车底用赋皇华。军声指日腾三捷,阵势他年本六花。

只就吾身分上思,相呼童子浴沂归。更无一点閒思想,正是助忘俱勿时。

金作林檎花绝秾,十年花少怨东风。即今遍地栾枝锦,不则梢头几点红。

高山在上,清流在下。懿彼幽人,托此适处。

英英者云,菀菀者林。懿彼幽人,其潜之深。

有舟有梁,莫或以之。嗟此幽人,优哉游哉。

翩翩飞翼,夕倦斯还。逝予从之,以终岁年。

才过困人天,又把黄梅做。试捲疏帘一倚阑,小雨吹红醋。

草草百年身,悔杀从前错。来日还如去日长,没个安排处。

水华云石尽溪涯,何许柴门到子开。笑肯青山甘我共,远携书卷过江来。

一瓢天与斟风月,半榻吾宁惜钓台。别去明朝须费眼,洞门留取认天台。

美人娟娟隔秋水,寂寞江天云雾里。
中间消息两茫然,咫尺应须论万里。
多病马卿无日起,青眼高歌望吾子。
安得送我置汝傍,揽环结佩相终始。
出尘同结逍遥伴。更不争长短。自有元初真容面。增延福寿,妙通玄奥,品位重迁换。静调龙虎常交战。灵宝攒心转。四大光明同一炼。升烟降雾,电驰雷震,瞥地神童现。
楼迥星河转,宵残鼓角催。
重门和月锁,寒梦绕花回。

昨夜忆郎开绮窗,平湖月白水如江。妾似两峰日相望,纵有飞来不作双。

名肠相焮半成灰,战退纷华旆始回。文字喜逢修月手,津梁愧乏济川材。

䓁閒有酒辄共醉,信口哦诗不置才。最忆平生刘子骏,紫芝可惜不偕来。

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
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
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
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污扰扰谩纵横。出从山底应无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

青云曾及第,绿野更开堂。南北三千里,勤劳四十霜。

容台周礼乐,史局汉文章。寂寞龙峰下,春风桂子香。

圣贤文字传千载,不遇程朱怎柰何。刺股悬梁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多。

世事多颠倒,惟仁实可依。
几多豪富贵,少不草莱归。
孺子宅犹在,令公园已非。
踌躇不能去,端恐寸心违。
松下吟哦几唱酬,却携螃蟹饯监州。
稳挑书担去环碧,频寄诗筒来雪舟。
毕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天秋。
葛峰隐者如相问,为道瓜侯已白头。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

利名风浪日相催,青眼难于世上开。
何事诸君冒艰险,杖藜来入白云堆。
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
人风齐太古,天瑞叶惟新。仙乐清都上,长明交泰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