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

黍稷竞登场,荏菽复满畴。
我羹虽不糁,逢年亦解忧。
太平岂无象,乐岁观有秋。
敢期饱糠核,役车何当休。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忙中己过早春时。病因强支持。东风簸弄花事,细柳袅烟丝。

深院宇,日迟迟。绣帘垂。杏花消息,乍暖微寨,燕子先知。

流尘拂还集,絜糒俨然陈。
歌吹自朝暮,君王宁复闻。
松柏有时摧,妾非百年人。
愿为陵上土,岁久得相亲。

公子年华妙。写乌兰、清词丽句,者般精到。小劫沧桑一番过,只许方平微笑。

才数遍、乱山残照。廿四桥边重徙倚,玉箫声、不似当时调。

江滚滚、发长啸。

淋漓醉墨多凭吊。怕听他床边蚁斗,枕边驴叫。记我扁舟寻噩梦,红杏枝头曾闹。

恨不倚、郎君乌帽,文字因缘迟廿载,但惺惺、相惜还相劳。

请释憾、暮终柪。

大路调仙驭,朱旗列禁城。
帝牛三月系,田烛九衢明。
日并龙旒出,山将彩旄迎。
横汾卑汉咏,禋祀秉皇情。

何须九畹羡三湘,幽谷无人也自芳。莫道丹青芗泽少,却缘入室不闻香。

泊舟板桥口,月出溪水绿。何处采菱归,遥闻榜歌曲。

士无及物智,每喜华其庐。我居岂不敝,于道巳有馀。

明取容吾身,奥取藏吾书。奚须叹其陋,不见阿房初。

书生禄有籍,造物费亦省。颜回一箪食,不得尽晚景。

桐阴如水环阶清,秋云压住帘波平。碧空飞下一轮月,虚堂飒飒凉风生。

是谁剪出齐纨洁,素影团圞傲霜雪。半施彩笔半金针,烘出婵娟真丽绝。

扇中美人好容华,赠扇人亦娇如花。海棠姿态梅风格,压倒群芳绝代夸。

感君宛转云情重,未曾识面先承宠。一握绸缪寄合欢,携来直当瑶华奉。

招凉徙倚绿窗前,望断银河渺渺天。寄语西风休报冷,秋凉忍向箧中捐。

人人海底作生涯,双眼红于二月花。最怕北礁礁畔过,雄关铁板锁长沙。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

诃卒窥其旁,执衣来叩楹。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

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利禄非可苟,辱甚舍弗烹。

今年陪元戎游升山,诘朝始克修故事,则向之龙蛇满壁者,易以山水矣。拍阑一笑。游兄、几叟分韵得苦字,为赋商调龙山会
九日无风雨。一笑凭高,浩气横秋宇。群峰青可数。寒城小、一水萦洄如缕。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
今朝黄菊依然,重上南楼,草草成欢聚。诗朋休浪赋。旧题处、俯仰已随尘土。莫放酒行疏,清漏短、凉蟾当午。也全胜、白衣未至,独醒凝伫。

东风吹树散晴岚,独上层楼酒半酣。拍岸潮声来海外,满江山色入淮南。

当时霸主分三国,此日吴禅老一龛。惟有楼前旧时柳,年年三月色如蓝。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断瓦残当岁月深,沿河翁仲草萧森。残碑遍地无人拾,叹息圭塘许翰林。

房皴玳瑁移宫扇。疏雨过、赐来秋苑。分明三十八珠胎,到写入、吴绡才半。

边鸾几颗轻红染。记旧谱、宣和曾按。争如冰椀擘初匀,带露叶、欹斜一剪。

馀残花落席,吟次月生楼。

竹桥茅屋自成村,妻子欢呼共瓦盆。渡口流花引舟入,此中亦自有桃源。

金瞳翠羽与凡殊,比翼雕笼影不孤。语入蕉窗雕可听,梦回竹径色疑无。

雪衣名字休相混,红豆生涯尚故吾。莫误前头是青鸟,琼轩小立话斯须。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