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醾洞

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临风难自持,为舞白霓裳。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小池谁见凿时初,走水南来十里馀。
楼上日斜吹暮角,院中人出锁游鱼。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自说轩皇息战威,万方无复事戎衣。
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礼闱。
凤沼湛碧,莲影明洁,清泛波面。素肌鉴玉,烟脸晕红深浅。占得薰风弄色,照醉眼、梅妆相问。堤上柳垂轻帐,飞尘尽教遮断。
重重翠荷净,列向横塘暖。争映芳草岸。画船未桨,清晓最宜遥看。似约鸳鸯并侣,又更与、春锄为伴。频宴赏,香成阵、瑶池任晚。
山前溪水涨潺潺,山後云埋不见山。
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

诸君读书眼,明不失纤罅。天眼物昏之,谁为弯弓射。

连宵耿孤吟,虚窗自高挂。竹风静逾爽,露叶灿可画。

梦踏市桥去,醉眠僧榻借。阴晴且勿言,幽赏可能罢。

恨欠截老龙,三弄倚风榭。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诧。

边尘日澒洞,志士惜閒暇。君看古圣贤,忧乐以天下。

持此阅人多,何但如传舍。短气吐复吞,欲言恐遭骂。

径思投绂去,甘老渔樵社。世论熟脂韦,人物叹衰谢。

相期崇令猷,兰鲍观所化。

辇路秋蓬满,野香团绿湿。
嫔娥粉黛愁,嫣花铅露泣。
莺声旧时好,玉砌秋归早。
东家胡蝶飞,烟姿满芳草。
以上元末在吴作。

高斋梧栝凉意好,但是雨声妨晏眠。一心默默百感内,万事悠悠孤枕边。

鸡鸣犬吠物有为,昼短夜长天上偏。起来盥栉了无作,赖此床头秋水篇。

留连冉冉已过夏,离别匆匆又值秋。酒尽玉壶歌舞散,月明千里照汾流。

蟠桃微具体,一岁一番开。唤作昆崙种,疑从金母来。

稳小弓鞋三寸罗。歌唇清韵一樱多。灯前秀艳总横波。
指下鸣泉清杳渺。掌中回旋小婆娑。明朝归路奈情何。

昨日因过竹院西,邻家稚子隔溪啼。山寒水肃半黄落,无数归鸦卜树栖。

行行信步到林头,满眼神光夜未收。一笑出门天地晓,广寒指日桂香浮。

波起木微脱,秋生湖上山。蹉跎双鬓老,去住一身间。

短屐兰皋外,扁舟凫渚间。凭谁赋招隐,日暮棹歌还。

我昔蓬莱侍列仙。梦游方悟绊尘缘。青春放浪迷诗酒,黄卷优游对圣贤。
嘲水石,咏云烟。乘风欲往思泠然。要知昨夜方壶景,只在芸斋杖屦前。

检点韶光春又去。羁思无聊,暂借吴山住。寂寂无提花几树。

荒岩只有幽禽语。

惆怅故人分手处。目断双鱼,良会浑无据。欹枕小楼听夜雨。

相思一点灯光聚。

貌若蝴蜂腿脚纖,细腰项紧两头尖。
遍身黄色金纹理,百口之中一口钳。

草径通村入,茅茨傍水安。贫知身计拙,瘦觉带围宽。

花雨沾苔湿,茶烟入竹寒。无人会心事,默坐自弹冠。

二月晴和日正浓,千红万紫斗芳丛。晓沾雨露胭脂湿,晚带斜阳日影重。

上苑移来香有异,洛阳卖去价无穷。琼林有分簪乌帽,插在金阶色转浓。

万里浮云看不破,今古闲闲过。莫为落花愁,花也修来,配得诗人坐。

琴床石几安排妥,欲语知谁可。书味密于春,春化诗魂,魂梦香花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