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深公出东都,山色已清好。流行沧江上,快意时绝倒。
洗尽眼界尘,招提迹如扫。众挽来灵山,世故亦相恼。
平生爱山心,不厌更幽讨。扪萝开细岑,脱履藉丰草。
聊烦坡陀石,坐此突兀老。是身端如云,去住殊未保。
孤峰起孤烟,晴湖漾晴昊。宾主两忘言,可为知者道。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忆昔公车岁在午,太乙飞精挂河鼓。闽南纪生岂其俦,抟风遂夺吴刚斧。
余亦持锋起越中,谬于文章称跋扈;乾坤排荡会有人,日月沈沦忽无主。
言也左袒一奋呼,五千甲盾色如土。此时属县望汉官,君独躬耕吟「梁父。」
终繻不弃意何深,贾组长擐节殊苦!迨余收烬赤堇山,锡涸铜乾抑何补!
低眉始作下邳游,屈指谁向中宵舞!短衣皂帽乍相逢,浊酒素筝安足数!
玄理能令万象开,鸿文直并「三坟」吐。别来国步尚沧桑,藉甚襟期在「干蛊。」
闻君曳履近夔龙,笑余衩衣逐罴虎。寂寂温、刘竟属谁,悠悠绛灌徒为伍!
瓯越玄云自卷舒,勾吴落月空分剖。何时功成归去来,重与尊前说破虏!
露光洗高花,风力曳垂柳。上客请赋诗,主人起为寿。
名利醉心浓似酒,贪夫衮衮死红尘。折腰不乐翻回去,此老犹为千载人。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返,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掩重关、绿阴深窈。莺声都在高柳。兰椽添筑松都小,难认旧时窗牖。
槐雨骤。怅买棹、偏迟已是春归候。梅圆似豆。早屏锦无香,砌苔如洗,闲煞扫花帚。
茅堂静,坐对药奁茶臼。客来便泻红友。横山钿朵飞苍霭,直到逻村溪口。
逋翁后。算人境、诗仙只有冰清叟。渔蓑织就。肯相借门前,风潭百顷,一放钓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