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五)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霑雨卧衰红。
物华虽逐穷秋老,诗句翻从壮岁工。
依倚春风雨净瓶,暮林摇落避真清。
暗香似与常娥约,来借黄昏淡淡明。
溪水沄沄云出山,行边意思自相关。
欲从杖履吾已老,犹喜诗书君未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朝市丘园定孰优,要将闲适换深忧。门阑终日断还往,父子一樽相劝酬。

云锁山林寒悄悄,风吹雪霰暮悠悠。醉馀身世知何许,莫向东陵觅故侯。

十月宜阳道,风烟忆旧游。郡斋迎远岫,城郭带寒流。

楚俗民多俭,周田岁有秋。居民忘帝力,惟解颂邦侯。

鄂渚轻寒迄未消,柁牙移处趁归潮。桃花有意随帆影,流出东风第一桥。

碧纱笼高天气清,枕肱睡熟谁家婴。两家提孩各一态,昂头肥腮肌骨明。

仰者欠伸睫欲醒,俯者肉压丝裀平。胖唇脱乳睡涎落,殷红淹眼春娇生。

自离襁褓恶泥土,况若塑就令人惊。长安美人好华侈,臂环金彩娇颜頩。

低呼王孙挟金弹,勿使窗外栖禽鸣。

薄宦仍依楚,长闻傍酒垆。
客愁三月尽,春梦五更初。
吟卷看花掩,行壮羔行铺。
江湖有佳句,知我每相于。

十年尘梦冷渔矶,又向滩头理钓丝。久客乍归鸥作伴,短墙半缺水为篱。

月明松影窥窗际,夜静溪声到枕时。独坐悠然成大觉,挑镫拂壁一题诗。

晦明递循环,倏忽春复秋。万古同旦暮,群类犹浮沤。

缅维古圣贤,精诚千载留。其人不可作,其名无时休。

风檐展遗书,慨焉企前修。

佳名谁为榜岖岑,牵惹诗翁蹑屐寻。绿外清风先见竹,静中新啭不妨禽。

沈酣山水真君事,汩没文书岂我心。待拨频烦聊一赏,振衣閒坐洛生吟。

尖风荡漾帘波冷,游丝百尺飘香径。湿翠愁红入卧屏,梁间双燕参差影。

金钗堕发春眠重,可怜春去愁难送。花开花落费商量,凭谁唤醒流莺梦。

柳棉榆荚正悠扬,悄倚桃笙空断肠。芳菲莫怪春光老,人世年年损靓妆。

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
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於潜官绢无。
金华筵罢退从容,小仗穿花听午钟。
五色伞中黄帕幂,大官初进紫驼峰。

彭泽思归意未成,折腰五斗谩劳生。何如张翰秋风起,便忆鲈鱼莼菜羹。

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

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

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

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

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
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
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
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
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负。
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
一新丹雘焕枅拱,黄卷依然对姬孔。
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
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
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
吾知乃翁好梅音,不旬区区为名第。
霜飚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惟梅气禀超卓越,首送春风入书幄。
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两山夹石湍风急,势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
嶮巇仿佛若霅川,又如三峡倾潺湲。
水窍恐是神禹凿,石骨未遇秦皇鞭。
飞流溅沫弄寒玉,赴壑奔滩势何速。
直须流入镜湖心,如遇平夷舟免覆。
垂杨覆阴沙岸高,将军唤渡多英豪。
中流击楫思祖逖。当清宇宙无辞劳。
透海丹砂一粒红,前身宜与后身同。
就中只换神仙骨,尘业何由到素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