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指迷歌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
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朝阳浓澹雪云垂,汤沐馀闲似标枝。
药有不龟聊击絮,管无窥豹任□碁。
垣阴剥紫迷寒藓,池溜含光结晚澌。
饮取醇醪作佳士,莫因蒿目强忧时。
云日初收破柱雷,小窗坐稳兴悠哉!
熏炉花气朝酲解,茶鼎松风午梦回。
谢客门闌风动竹,惜春时节雨肥梅。
画船破浪亦一快,闻道湖光如泼醅。

梭梭滩上望亭亭,铁干铜柯一片青。至竟难将松柏友,无根多半似浮萍。

微飙生竹院,凉月照松关。避暑南宫仙署,藤枕石床安。

望切琼楼玉宇,思入雪山冰壑,八极驭风还。雨添荷叶碧,露洗海榴丹。

坐来深,香烬冷,漏声残。静看银河清浅,天阔水云闲。

想象水晶帘箔,恍惚琉璃宫阙,潇洒玉壶寒。更欲骑黄鹤,吹笙近碧山。

东海窥蓬莱弱水,浩荡隐映金银台。青山瞰吴越烟霞,明灭缥渺连天台。

天台岧峣一万八千丈,荡摩日月青云上。西倾泰华出蛾眉,东拔嵩丘振雁荡。

我昔传闻心亦惊,一夜飞梦游赤城。赤城孤月照我影,送我迢迢度华顶。

华顶连天高百越,凭虚空兮见溟渤。云溟濛兮山欲雨,波汹涌兮石飞雪。

深林层崖阴晦忽,熊咆龙吟悲风发。仙人其来兮纷纷,揭华盖兮烂垂云。

绰约兮金母,杳霭兮元君。秘玄章兮绿字,挥宝剑兮星文。

命广成洗髓,洪崖濯发。五粒松花,饱予肌骨。忽抱云璈飞上天,俄然一笑三千年。

又作石桥别,遥遥见金仙。龙象何蹴踏,天花雨翩翩。

遗予舍利子,铿然金石坚。逍遥上兜率,列坐谈空禅。

须臾惊觉心亦碎,秪疑枕席烟霞里。四壁虫声夜正分,一帘月色寒如水。

天明走马入红尘。忘却仙游梦时事。

花柳池台宿暝烟,清宵俯仰兴悠然。一年好景春才半,万里晴霄月正圆。

宪节远依南斗外,凤城遥在北辰边。马周旧是新丰客,呼酒东风忆往年。

寒几空堂坐隐书,萧条窗户掩斜晖。强颜同俗终难合,用拙全生未觉非。

雪残鸟迹庭前遍,日落人烟野外稀。不有古人怀我旧,谁来林下扣柴扉。

一一方诸镜样团,金壶沾墨岂无端。万年枝上天香尽,遗恨青天碧海寒。

二年边戍绝烟尘,一曲河湾万恨新。
从此凤林关外事,不知谁是苦心人。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

我所思兮在朔方,愿为飞燕俱南翔。焕乎人道著三光,胡越殊心生异乡。

悯予不遘罹百殃,佳人贻我羽葆缨。何以要之影与形,永增夏结繁华零。

申以日月指明星,星辰有翳日月移。驽马哀鸣惭不驰,何为多念徒自亏。

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庐山道士菊潭仙,前世沧浪握楚荃。
莫道离骚遗响绝,孤钩寡珥尚能传。

菊之华兮,皓衣黄裳。菊之色兮,金玉其相。静言晤兮,曷能其忘。

饱历风霜心骨寒,馀生返国事辛酸。六师不借郎官箸,一剑应加司马盘。

哭拜鼎湖攀莫逮,魂依泉路体方安。时人早识杨忠悯,百鍊成钢仿佛般。

名岳标形胜,危峰远郁纡。成象建环极,大壮阐规模。
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乌。暂同游阆苑,还类入仙都。
三休开碧岭,万户洞金铺。摄心罄前礼,访道挹中虚。
遥瞻尽地轴,长望极天隅。白云起梁栋,丹霞映栱栌。
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今日桃源客,相雇失归涂。
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山晚云栖屋,林深月满篱。数声寒鸟静,一片夜虫悲。

多病逢人少,长贫愧母慈。年侵不可觉,祇有鬓毛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