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梨花寒食春将半。记分袂、溪桥畔。别后顿教春又晚。
长堤杨柳,芳洲芝若,绿遍江南岸。
应劳髯叟将余盼。几月游踪似天远。遥忆瑟居情兴懒。
一帘烟雨,半炉香雾,坐听流莺啭。
皋亭云霭,似愁痴一段,忽添娇妩。镜里明眸浑似睡,又是烟迷南浦。
柳剩慵腰,桃含泪靥,红困蜻蜓舞。金乌不见,无端却恨夸父。
人在庾亮楼头,闲吟倚槛,空把寒鸥数。密约西陵应误了,拟待来朝晴补。
影断香车,泥封蜡屐,其奈而今苦。两山钟打,方知日影分午。
圣王端拱致时平,妙选群才属汗青。一代弥文县日月,万方同轨走雷霆。
敢希太史抽金匮,更待中郎写石经。出处与君俱有道,不烦猿鹤谢山灵。
至元四年十月冬,池府承命两马骢,惟池学廪素赡丰。
十夺七八归豪雄,□尔按覈务尽公。校官遣偕俱谬庸,唯有姚琏心颇同。
贵池属邑最近乡,拿舟此去宜先从。人言群恶张其锋,昔岁往者人马伤。
焚香再拜先圣宫,愿依皇灵保微躬。沙夹一带临大江,上有牧地连元戎。
悍卒夜伏芦苇茸,按行不侵循旧封,伏者引去无留踪。
官湖周遭十里通,数家根据窟其中。良田美稼供螟螽,按图诘实辞皆穷。
归途却绕山之东,小屋突出妇女翁。前遮行舆扼其杠,白挺四出相奔冲。
忽擒一夫捽其胸,愬兹事者众所攻。捶击宛转恣毒凶,止之不可徒忡忡。
为陈法理开其聪,稍复散去穿棘蓬。古来王官势穹崇,尸取鼠辈须臾空。
我今有志权不充,念之羞愤徒满容。明朝港出新河旁,溯江未远腾颠风。
排矶怒响如撞舂,仓皇未及拄短篷。桅樯倾侧浪溅窗,已分投骨归鱼龙。
一卒力胜百柁工,正帆近岸离奔谼。同舟神色方怡融,此行不谓有此逢。
善人每倚天为宗,天亦愒我何蒙蒙。书生昧事真愚惷,犹欲区别见寸功。
微官已及三年终,归欤归欤逐轻鸿。
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展卷列丹青,大荒靡涯涘。
嵯峨于阗山,蜿蟺伊丽水。轮台及阳关,如在掌上指。
汉唐殊名称,回夷互迁徙。服畔靡有常,古来多战垒。
白骨沉沙窝,金刀折涧底。寒暄异中华,幅员空万里。
有壤不可耕,得民不可使。唐虞声教讫,西被流沙止。
聚米虽良谋,形势何足恃。素壁张斯图,聊识大亥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