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朱唇玉羽下蓬莱。佳时近早梅。惜花情味久安排。枝头开未开。
魂欲断,恨难裁。香心久见猜。果知何逊是仙才。何妨入梦来。朱唇玉羽,湖湘间谓之倒挂子,岭南谓之梅花使,十二月半方出。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渊明归侣独庞通,坐客何人对孔融。莺燕不惊贤者乐,蕙兰争泛快哉风。

斑衣人在飘香外,彩笔诗成徒步中。和语不工缘窘陋,腐儒家巷草蒙戎。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神京千里雁书稀,关塞传闻驿骑飞。
报道天骄遁沙漠,衮衣行从翠华归。

嗟余遘阳九,弱冠辞枌榆。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

三霜同客闽,二稔并留吴。提携患难间,终始情不渝。

百年指鸿雁,避缴誓相俱。葳蕤荆树枝,何意分中途!

人事与心违,行将归海隅。当著莱子服,去乘尼父桴。

此行隔河山,邈其秦与胡。离亭一杯酒,执袂惨不娱。

去去勿相念,南冠命也夫?九州尚烟尘,念子老江湖。

临歧何以赠,鱼肠金仆姑。东山若再起,持此佐英图。

守守守,亏体辱亲真可丑。直须检点此身心,名重黄金高北斗。

独坐空山思五陵,丁香花发又逢春。
灯前欲共平生话,月落松窗梦故人。

暑初天未热,观阁进轻凉。果熟愁枝重,荷生觉渚香。

雨花台下古仙客,门俯百尺玻瓈江。青山偃蹇自相伍,白鸟浮沉时一双。

天寒镵药龙蛇窟,夜永读书风窗自。纷纷市人不足数,与尔笑谭倾百缸。

不踏红尘道,结庐依水乡。
远峰开宿雨,高树表初阳。
犊卧野门寂,雁飞秋稻香。
午桥花竹地,回首已凄凉。

水外苍烟一鹭明,长天雨歇半江晴。双舟对过如梭急,爱听船娘转舵声。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咸酸。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山色波光倒晚苍,一梭摇曳水中央。数行烟柳迎归棹,几片风帆带夕阳。

夹岸枝头喧鸟鹊,横桥渡口睡鸳鸯。通津利济虽云古,惟有年来海不扬。

一天云气昼阴阴,绿野功资酝酿深。卜豫应符时曰肃,占丰好待雨为霖。

关晴苗黍期先甲,屈指滂沱卦叶壬。拢畔秧歌声并起,沾濡想已遍林林。

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

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

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行朝谁更一登坛,借手无人为复韩。全浙及时堪决战,南溟何地再偏安。

死生已判纲常在,慷慨徒多事势难。千古英雄追恨处,临厓空带怒涛看。

黄子厌喧求避俗,直上孤峰结茅屋。欲期汗漫游九垓,俯视尘寰战蛮触。

小山招隐唤不回,旧时从事有边幅。不能投笔学文鸳,底用决科似张鷟。

自赋云巢自高唱,手握灵蛇嗤鱼目。由来江夏多可人,蓝田片片生美玉。

要须青山顶上行,去伴白云檐下宿。西湖窟穴对华榱,肯把兰亭比金谷。

往来几兴亡,古今一天地。而人生其中,云胡不自贵。

渺予寸心孤,浩发千载喟。残夜抱遗编,青灯照无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