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空濛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径斜。谁画秋厓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路出沙堤向草堂,北归曾此驻行装。风前热火烟生面,夜半开门雨到床。
今日闾阎宜富庶,旧时僮仆尚苍黄。人生剩有悲欢地,何必他山与故乡。
三楚多寒地,凭山复大川。龙鳞横雪隰,羊角起风天。
酒价高平日,花期晚去年。白门无限柳,疏瘦未成眠。
避风孱羽,投老皋桥市。流浪廿年踪,濯春波、故情纨绮。
樵风吟伴,长负隔篱杯。珍重波。觅枝巢,分席闲鸥喜。
尘樊海角,削迹疑无地。独树老夫家,谱红梅、艳题难继。
压天霜霰,憔悴旧山心。三亩宅,五湖帆,怕说菟裘计。
斯文今古托仪型,帝醉何堪君独醒。每说苍生唯痛哭,只余白发顿飘零。
知己早驾思秋鲙,遗令空棺执孝经。欲叩铭旌无一字,残灯空自火星星。
地比长沙知更僻,万山深处昼长昏。怜君远道传诗句,愧我临岐失赠言。
夷险不妨身总健,乾坤无负道犹存。官閒尚有囊中粟,感激宁同一饭恩。
朱门草没大功坊,燕子归来旧话长。柳色自摇瓜步雨,笛声偏傍板桥霜。
凄清玉匣藏衣地,想像宫车堕马妆。一种兴亡儿女怨,冷烟斜日吊孱王。
锦云十里川妃供。一棹晚凉风款送。只愁无处着清香,满载月明船已重。
冰壶水鉴元空洞。天意似嫌红翠拥。并教风露入吟尊,不惜秋光浑减动。
红泣香枯怨流水,夜放箨龙千尺尾。风生宫树晓层层,凉绿一帘收不起。
烟乾宝鸭白昼清,祝融缓辔行且停。蔷薇花深雾冥冥,碧窗睡起香满肱。
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集霰渝丹黻,流云飘绣柱。
滴沥垂土膏,阑干悬石乳。
怪雨蛮烟入座寒,居然烟雨隔晴天。化为淮海冰三丈,剪下松江水半边。
蜀客槎星向天上,翰林诗句落风前。自从击碎潭心月,直至于今不肯圆。
微雨打扁舟。天气初秋。最难为客五更头。回首家园何处也,梦绕秦楼。
倚枕听江流。雁唳芦洲。离情如水几时休。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
鹓侣栖迟地,惊看野鹤飞。尘樊欣乍脱,逸翮见先机。
磊落将何慕,饥寒谁解围。入林应不远,振羽自知归。
荒年卜筑正愁予,欲傍渔翁饱食鱼。贫病不关时事恶,西湖久断鹤来书。
惆怅驹光一瞬中,芜园卅载记游踪。池边鱼影惊新月,竹外鸡声唱午风。
绕砌苔枯霜点白,盖檐枫老叶翻红。而今王、谢堂前燕,那识当年总角童。
壁立峰千仞,云开石径斜。树身无岁月,人影带烟霞。
耳目违尘事,仙凡自一家。前踪犹可问,香饭等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