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程寺二首

忽逢劬劳旦,儿女拜我前。
低头勿颂寿,乃翁实不天。
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
目断乌江麓,高坟锁暝烟。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秦吴风俗昔难同,唯有才情事事通。
刚恋水云归不得,前身应是太湖公。
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
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阑干助梦吟。耘老梦中尝作诗。

移根来太华,楚楚翠绡裳。玉冷擎仙掌,珠明滴露房。

秋涵云影淡,水印月痕香。好结庐山社,轻尘避夜凉。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落魄正当年,人皆笑我颠。
乾坤时运动,沦海渺无边。

东女日鸣机,西女日条桑。侬今袖手坐,绡绮亦盈箱。

却暑惟默坐,蝉噪意转烦。风声得所助,倦耳生波澜。

抑扬益可喜,众籁不能喧。五更谁来听,梦断初忘言。

隆汉盛公卿,郁郁登天衢。致身本经术,应务良不疏。

《春秋》可折狱,《三百》当务书。如何中道衰,渐用章句儒。

章句亦不足,篆刻徒区区。河间工数钱,乃更开鸿都。

居官且食雁,不恤城上乌。

饱食为茶地,深耕觅酒材。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

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田间良自苦,清兴亦悠哉。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
遍地水光凝欲流。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除岁若为逼,频年苦不登。近怀同逆旅,远讯阻良朋。

弃置复谁道,孤危莫我矜。金从橐底尽,丝向镜中增。

智岂营三窟,穷犹梦五陵。喜为游侠行,羞作蹶张称。

玩世狂司马,还乡老季鹰。补裘多以线,握粟少于升。

履败恒穿雪,瓢存但贮冰。啸歌虽不废,杯勺已难胜。

湘水沉非易,蓝田卧自应。牝鸡家故索,塞马事无凭。

俗薄君平弃,情疏季子憎。莫愁那可得,去病亦何能。

岂曰贫而怨,还将忿是惩。腼颜仍住世,被发且为僧。

欲借松龛隐,宁辞莲社徵。白云方外锡,绀宇佛前灯。

昔去追中驷,今来觅上乘。玄言盈大瓠,长物半枯藤。

净海真堪蹈,灵山尽可凭。行藏殊隔绝,缄报涕垂膺。

元知舌上无横骨,须信喉中有转关。唤鳖为龟人不肯,直教迦叶也眉攒。

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

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命还空。性还空。物我双忘阐慧风。冥冥一混同。

运神功,契鸿蒙。反素灵光天地中。虚形处处通。

玉露萧森万壑幽,凄清天气独登楼。三更鹤唳惊回梦,万户砧声送到愁。

但使读书充腹笥,莫悲身世似传邮。浮生几个成闲坐,且向花间判酒筹。

金丹至药匪寻常,幸藉西华泄此方。
天上有之无计得,积功须及许旌阳。
暗将罗扇递新声,巧似东风柳树莺。
唱彻梨园谱中曲,内中一曲最关情。
柴头火种欻然红,荒草堆中遇疾风。
眼底蟭螟勿栖泊,撒开猛焰恣烧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