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一

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香罗剪帕金描凤,红字排方玉作签。身到蓬山瞻御墨,眼惊奎宿射珠帘。

一身供世用,六月赴官忙。
当此炎天热,知君心地凉。
吏能师卓鲁,县界接潇湘。
试饮浏阳水,清清滋味长。
乙未临轩易勅头,左班詹监右君侯。
两翁今止一翁健,万里去为千里州。
不向殿岩提虎士,亦应帷幄运鸿筹。
阜陵人物今馀几,况是当年第一流。
阊阖初开瑞雾中,丹霞晓日上苍龙。
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
雪後朝寒犹凛冽,柳梢春意已丰茸。
少年自结芳菲侣,老病惟添睡思浓。

片片红云拥朱毂,宫花万树看不足。笑杀淮南一丛桂,肯输梁苑千茎竹。

当年设醴雪宫西,醉来欲作花下迷。内园小儿金裹帻,犹记山公白接䍦。

文庄老去吾犹及,梦想依稀记尚真。挟策未能为弟子,升堂还得拜夫人。

中吴文献家声远,少宰丹青貌像亲。一曲南飞凭去鹤,西风江上采蘩蘋。

东南形胜壮兹亭,閒共孤云野鹤登。淮水寒光天混碧,钟山秀色树浮青。

空林槭槭人初去,落叶萧萧户半扃。六代衣冠埋草莽,由来富贵信难凭。

徂徕古君子,泾渭何太明。
一奸众稷契,诗作奇祸萌。
奸人挤之死,既死气未平。
锐欲剖其棺,谓北走犹生。
妻子坐冻馁,不断啼号声。
富韩各分俸,买田活其婴。
吾疏视彼诗,历数群公卿。
触怒非一竦,举朝眼瞠瞠。
所赖天子圣,不死五鼎烹。
斥归天目下,石田力躬耕。
田少食指多,读书饥鸢鸣。
此身不足忧,忧我身后惸。
富韩不常有,勉哉自玉成。
忍贫知好修,道在困亦亨。
山远江平眼为开,楚楼西畔即阳台。
金钗短笠风声接,蒸裹燋糟节物来。
鸡唤客程三老起,雁将归梦五更回。
白云飞处西湖近,应买霜螯试泼醅。

舍人楚楚好容仪,玉立清朝白玉墀。紫袖窄衫花萼绕,黄金小带荔枝垂。

綵旗拂柳春班卷,宫漏穿花午仗移。朝罢太平无事日,芙蓉叶上好题诗。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未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

飘泊身馀健,萧閒鬓欲衰。一帘书四壁,寒日在清池。

谢病久不出,何时过虎溪。
解空忘塞马,卧稳却朝鸡。
画桨江春发,青藜阁夜携。
雪堂他日客,阪步自黄泥。

去日旅愁尽,归时乐事偏。秋余黄叶后,人到菊花先。

城郭惊乡土,妻儿说墓田。从来为客久,此别只经年。

西域之国三十六,姑墨当今赛里木。刘平国碑我所搜,编入赵家金石录。

永寿三年作四年,改元恩诏阻遥传。龟兹乌垒长怀古,策马亭亭汉月圆。

仿佛风光似灞桥,行人到此几魂消。高车驷马重过日,好认临风碧玉条。

十年卖画隐长安,一面时贤胆即寒。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

高搆花宫云与齐,魔今降未鬼悽悽。古人厌怪君如否,灌口萧条五石犀。

余闻灵凤胶,可以续断弦。
又闻返魂香,招魂以其烟。
因念三季时,人为世态迁。
迁之不自觉,纯信成险艰。
中含妒与忌,外即怡温颜。
覆人如覆舟,先示其甘言。
中夜蹈虎尾,雾海生波澜。
投彼机会时,倾亡果忽然。
愿得灵凤胶,续之於仁贤。
愿得返魂香,返其淳化源。
偶家长山下,遂与世途远。
泉声挂屋角,晓见池水满。
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
大化无端倪,宁谓心有眼。
床头遗古书,岁月忽已晚。
玩之不能了,圣哲有忧患。

不信清□□□□,忽□归骑□江隈。行看云步归流水,坐对蜗文上□苔。

□□岂如班舞乐,奇花不傍短篱栽。欲知六月非长息,暮听春雷复急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