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宿寮

所重一言契,宁悬千里期。
他年风雨夜,还意剧谈诗。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细听楼头漏箭移。客床寒枕不胜敧。凄凉夜角偏多恨,吹到梅花第几枝。人间阔,雁参差。相思惟有梦相知。谢他窗外芭蕉雨,叶叶声声伴别离。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
寒岩落桂子,野水过茶烟。
已结劳生念,虔心向竺干。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山南势盘郁,开豁独斯宇。中天置茅屋,上与祝融伍。

阶下俯众峰,窗间括南土。夜冥江火近,日出寒檐雨。

托宿此最高,终身未更数。

春山隐隐澹脩眉,绰约丰姿映雪肌。声度曲中杨柳恨,行移月下牡丹枝。

绝怜公子频中酒,况复萧娘最爱诗。别后惊魂殊不定,可堪连夕雨丝丝。

尘土败名如败敌,云山招隐似招降。漫倾鲁酒醒犹独,聊发吴讴调本双。

谁念佳人在空谷,自同渔父老清江。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

泪非还魂香,空流亦何益。只愁只眼枯,还留看天日。

人间赫奕是何方,莫若当今翰墨场。偶遇腾骧增意气,真看举动有辉光。

英才合御龙门李,陋巷宜眠蝶梦庄。廿载诗书空励志,只成画饼实堪伤。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天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洒落群物表,如身在虚空。

虚空复何有,扰扰将奚从。鸟欣暂止木,久在樊笼中。

草市行宫古木阴,闽杭回首一沾襟。双龙北去金瓯缺,六马南来玉玺沉。

尝胆未消干隧愤,攀髯无限鼎湖心。凄凉莫问祥兴事,禾黍离离江水深。

肃肃商风起。悄悄心自悲。圆圆三五月。皎皎曜清晖今昔一何盛。

氛氲自消微。微黄黄及华。飘摇随风飞。

暮春之月,春服既成。阳升土润,冰涣川盈。馀萌达壤,嘉木敷荣。

后皇宣游,既宴且宁。光光华辇,诜诜从臣。微风扇秽,朝露翳尘。

上荫丹幄,下藉文茵。临川挹盥,濯故洁新。俯镜清流,仰睇天津。

蔼蔼华林,岩岩景阳。业业峻宇,奕奕飞梁。垂荫倒景,若沈若翔。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犹未 一作:不见)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千秋身在固非轻,肯任他年青史评。空想《大风》歌沛邑,只馀落日吊彭城。

巢由岂尚高人节,楚汉徒成孺子名。寄谢北山猿鹤侣,不烦泉畔涤尘缨。

金粟蒙茸翠叶垂。月宫仙种下天涯。儿曹攀折有云梯。
枕畔幽芳醒睡思,炉中换骨脱金泥。待持金翦怕儿啼。

壶中有酒且同酬,共向西园忆旧游。万事回看旦夕异,一身休为百年愁。

但寻黄菊簪青鬓,莫采茱萸怨素秋。乐饮不须辞日暮,人生能得几登楼。

闲门尽日补烟萝,竹里逢君有啸歌。一卷诗才传白雪,三春客又渡黄河。

风归禹甸山川丽,路入梁园词赋多。好问故人东郡长,楼中《八咏》定如何。

今朝腊月十五,切忌葛藤露布。
者事直下分明,当处超佛越祖。
便与麽去,苦苦。
寒山子能莽齿,十年归不得,
忘却来时路。阿呵呵。
日昳未,法身清净绝方比。
乾坤遐迩尽东西,千山万山翠相倚。

运河东岸上人家,暮鼓晨钟静不哗。旧识高僧元白首,重来古寺对黄花。

十年幻梦经三宿,一径清幽入九华。坐久浑忘秋夜永,半窗明月欲西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